分卷(2)

    这一呆三百年,仙门秘境守得太严实,景樽始终没找到。

    日常落月峰就他们师徒俩,大眼瞪小眼,也无聊。

    于是好不容易收到个新徒弟,筱举很是舍不得放手,思来想去,决定接受这个鲛人。

    这般打定主意,他又忧心看看那昏迷的人,看了一会儿,疑惑道:他怎么好像有点不对劲?

    景樽闻言低头,但见怀里的人双颊突然变得绯红,身躯也不可控地扭动了几下。

    他本就没抱太实,这一扭动,几欲抱不住,而又觉手上湿滑,竟见怀中人双腿陡然变成了一金色鱼尾。

    他顿然一骇,手上没抓稳,师弟忽而从臂弯滑落,沿着桥畔咕噜噜滚下。

    咕咚一声,再次落水。

    筱举:

    你是不是对他有意见?

    好在景樽反应及时,迅速将人又拉了上来。

    而师弟也刚好又被水拍醒了,他迷惘睁眼,浑身湿漉漉,睫羽上还挂着水珠,冲景樽明媚一笑:多谢师兄相救。

    景樽却咳了一声,别过脸:你能先变回去吗?

    鲛人原形是人身鱼尾,但他们通常不会以真身示人,传说,鲛人若在陆地上化原形,是在发出求欢之意。

    如果得到回应,他们的鱼尾会卷起对方,再慢慢化回人身,而待化回人身时,两人便已正正处于最亲密无间的状态。

    当然,眼前这位,就景樽观察来看,他只是纯粹控制不好。

    师弟疑惑低头,一眼瞥到自己的尾巴,当即脸色大变惊跃而起:变了变了,尾巴尾巴

    原本还在抱着他的景樽也脸色大变惊跃而起:别乱动,你的尾巴别乱甩!

    万一把他卷住了怎么办!

    作者有话要说:  魔尊:第一次见老婆, 就叫他两次落水,怎么破?

    第2章 拜师

    可师弟满脸惶恐,哪里听得见去,水珠四溅,他甩得浮桥晃动不已,那鱼尾不受控制,眼见就要朝景樽卷来。

    景樽当机立断再次利用,绳索一晃,牢牢将这师弟绑住,鱼尾飒然被束缚,紧紧裹在衣衫之下,摇摇晃晃若隐若现。

    被迫安静下来的师弟大口地喘着气,惊恐神色稍减,他战战兢兢低头看着自己的鱼尾,瑟瑟缩缩伸手去碰,起先若被灼伤一样陡然收回,而他又壮着胆子再去碰,如此反复,直到他终于正视自己的尾巴,那惶恐的眼神里透出了微光。

    景樽也松了口气,淡淡笑了笑,伸手拉起他:走吧,该回去了。

    清风吹过木浮桥,景樽手里牵着一条鱼,肩上扛着一只猫,一步步往回走。

    好在那师弟跳了几步后,应该是想起了什么,屏息凝神微闭双眼,不一会儿后,鱼尾收回,恢复了人形。

    他向面前人纯澈一笑,笑完又想起人设来,迅速板起脸。

    景樽已习以为常,不再回头看他,以免他伪装得太辛苦。

    踏过木浮桥便是落月峰,二人一猫走进大殿。

    落月峰虽人少但气派不减,大殿庭柱盘龙,帷幔轻拂,錾金香炉余烟寥寥,几只鹤童白羽翻飞,羽下生出流光落到大殿各处,须臾后案几地面便没了尘埃,而墙边摆放的瓷瓶里,渐有繁花盛开,芳香扑鼻。

    鹤童向来人行了礼后,恢复原形,仰天轻啸挥翅离去。

    筱举变回人身,淡黄衣摆随帷幔轻动,只是那张还黢黑的脸格格不入,他殷勤地拉住师弟:徒弟,来了可就不许走了,先随你师兄去房间安顿,而后立刻来行拜师礼。

    师弟内心:[好啊好啊。]

    而表面上却收回手:凭什么不许走?

    筱举一愣,气恼道:你若想走,我也没什么可挽留的,就当白欢喜一场,把你胳膊拿来,我把师徒印消了。

    师弟:

    [不不不,我不走,别让我走啊。]

    胳膊拿来啊。筱举眼一瞪。

    [师尊你来真的啊,我要怎么挽回?]

    你怎么不吭声,到底走还是不走?

    [我我我]

    景樽轻咳了一声,上前道:堂堂仙山,也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不管你因何缘由接了师徒印,总之既已结印,便是入了师门,若要走,自毁灵根,方可离去。

    筱举闻言眨了眨眼:啊,照砚山有这个规定吗?

    景樽撇过头不想看他。

    而师弟连忙接话:让我自毁灵根绝无可能,我既接了师徒印便也没什么好反悔的,师门拜了就拜了,不走便是。

    筱举转怒为喜,暗笑了几下,看向新徒弟的时候却又冷眼昂头:这是你自己说的。

    师弟点头,内心:[他刚才不是笑了吗,是我看错了?]

    景樽叹气:论变脸的速度,你还不行,得跟师尊好好学。

    师弟又想:[书里对落月峰描述很少,只简单说了景半盏师从落月峰长老,不久后景半盏离开仙门,这里也就没怎么再写过,这筱举长老该不会很可怕吧?]

    景樽表示:他是猫你是鱼,对你来说的确很可怕。

    不过师弟似乎没意识到这一点,他深吸几口气,很快调整好了心态:[没关系,既来之则安之,已经比原定剧情好很多了。]

    这些话景樽都已听习惯了,不去打草惊蛇才能够探听缘由,他带着师弟走出大殿后门,便是一个四方的院子,院中亭台水榭花香鸟语,四面回廊挂着数排铃铛。

    廊下是专供弟子居住的厢房,四面共有几十间。

    别的峰弟子众多,通常是几个弟子住一间,这儿宽敞各自一屋,景樽抬袖一引:想住哪间,随便挑。

    师弟面无表情道:我住最角落最残破的那间。

    景樽:

    言语表情上装一装算了,倒也没必要在生活上折腾自己。

    那间放杂物,不许住人,你住我隔壁这间。他道,未等师弟开口,又补充,你我的房间必须要离大殿很近,以便师尊随时召唤,若是不服气,自己去找师尊。

    不必了。身边人闷声回道,我已拜了师,会听从师命,要我住这里,我住就是。

    说罢推开隔壁房间的门。

    所有的房间不管有没有人住,鹤童都会每天清扫,这不算大的房间干净整洁,分外厅内厅,外厅摆放圆桌案几,内厅一床一柜,被褥齐全,皆是上好材质。

    他四处看,眼中闪现着欣喜,待视线落回到景樽面上时,又立时收住,坐在床畔开始思量这一番境遇。

    景樽抱臂倚在门边,听他思量。

    [我怎么会穿成这本《孟夕昴传》中的角色呢?这本书主要讲述仙门弟子孟夕昴从寂寂无名之辈成为一代仙尊的故事。其中景半盏,是与孟夕昴对抗了大半本书的反派,他原本也是仙门弟子,后来黑化成了魔尊。]

    [不过,也不知为什么,像孟夕昴这样伟光正的主角人物,反而人气不高,倒是那反派景半盏,亦正亦邪人设很受欢迎。也正因如此,小说连载中,作者不断给景半盏加戏加光环,讲他如何成为反派魔尊,放出鲛人族,称霸六界,对抗天道,后来还为此文补上了一些番外,给他的事迹加了些前因。]

    [然而魔尊风光了大半本书,但最后一章,作者突然安排主角杀掉了他,作者解释说反派不死,这本小说是会被以宣扬三观不正思想的原因屏蔽的,并一再强调最后大战中魔尊正好踩到个石子不慎摔倒才撞上主角的剑,绝对不是主角凭实力杀的。]

    姜月酌粗略翻了书后,只感慨了一句:魔尊死得有点冤,如果他能听到读者心声,就应该避开那个石子。

    不久后,他就落水穿书了。

    他又开始思量自己穿成的这个角色。

    [这个和我同名的炮灰是流落在外的鲛人,收徒大典上第一次亮相,淘汰后挨打、被抓,从木浮桥跳下逃脱,而后杀掉了一个前来追击的仙门弟子,惹得照砚山记恨,他还不自量力想去南海救出封印的鲛人族,但沿途历经艰难屈辱,最后在南海边被照砚山几个弟子围剿而死。]

    [这个角色身上没有发生过一件好事,受过太多苦而性子阴郁多疑,后期又狠绝毒辣,他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打开南海封印,要不然,主角和反派干什么?]

    [可我不想凄凄惨惨过一生然后领盒饭啊。]

    [好在眼前剧情不太一样了,虽然不让我崩人设改剧情,但剧情并非我一人能控,景半盏愿意收我,这应该是幸事,眼下是已经躲过了被抓的剧情,也没跳水逃跑,那么我杀掉仙门弟子的剧情也不会发生了吧,这样便也不会有南海围剿的杀身之祸。]

    [不过还是要提防,那个被我杀掉的仙门弟子我得躲着点,他好像是映霞峰的大弟子,叫玄什么来着,映霞峰也是三主峰之一,那映霞峰长老同时还是照砚山掌教,他的大弟子肯定很厉害啊而我什么也不会,到底是怎么杀的,怪我没细看不记得了。]

    景樽听了半晌,已明白始末。

    世间六界光陆怪离,这师弟从一个陌生世界穿到书中,也没什么不可能。

    他是书中角色,他接受。

    但他也不相信这穿书的师弟能够杀了映霞峰大弟子,那玄无光比他来照砚山的时间还早,修为自不在话下,为人不苟言笑极其刻板,反倒是对方杀了他的可能性大一些,躲着点也好。

    而且,他有一事不明:孟夕昴到底是谁啊,从来没听说过!

    姜月酌也默默道:[孟夕昴我记得是也拜在映霞峰掌教门下了,拜师时间记不清了,现在到底在不在照砚山?]

    [管他呢,书里放出鲛人族的是景半盏,大震四方风光了几乎三分之二篇幅的也是景半盏,除了最后一章结局惨点,他几乎可谓开挂人生。]

    [反派之于一本书而言,不过是主角的对立面,与主角立场相对是为反面,主角也有可能无意祸害苍生,反派也或许会有意拯救天下,对错是非,正邪善恶,并不能只从一个人的角度看。]

    [我应该抱好景半盏的大腿,帮助他早日成为魔尊,只有他能够放鲛人族出来,原主的企盼我愿替他达成,那结局不就是一个石子误了事儿吗,我既然知晓,到时候直接扫走就行了,这个事情实在是太简单不过了,魔尊根本就不必死。]

    他捋清了思路,顿觉轻松,看自家师兄,倍感亲切。

    景樽也捋了捋剧情。

    结局死不死,他很淡然,诚如这师弟所言,一个石子的事儿,既然提前知晓,到时候扫走便是。

    但好像还有些问题没对上。

    这个穿书的师弟,既然什么都知晓,为何不知,我并非是从仙门弟子一点点黑化成为魔尊的景半盏,而本就是魔尊景樽?

    又一番思量,他结合前后语境,明白了师弟的话语中番外的意思,也推断出,这师弟应当没看番外。

    那本书中正文是从他为照砚山弟子开始写的,但后来加上的番外里,应该是作者看他人气高,给他补充了一些身份。

    这补充的身份,当然是他本身就是魔尊,并加了个魔尊协助封印鲛人族守护人类,却被最信任的好友暗算夺了灵器,导致飞升失败历经劫难,于是誓必要仙门血债血偿的剧情。

    这样一来,作者也能够更好的解释魔尊黑化原因,若只是天生叛逆不服管束,亦或者对主角嫉妒什么的,未免拉低这位当了六界霸主的反派的层次。

    而且,因为替自己的付出感到不值,后面放出鲛人族也更有了合理解释。

    不过听师弟言语,那作者把这个前因加在了番外里,正文是没有再多提的,要不然他也不至于不知道。

    景樽不动声色,既然师弟以为他只是后来成为了魔尊,那他现在足可以继续隐藏身份来做仙门弟子。

    至于后期,他已经知晓了结局,为何还还要照着原剧情发展呢?

    走自己的路不好么?

    他是魔尊不错,但什么对抗天道,什么六界霸主,他并没有兴趣。

    他潜入在照砚山,也不过是拿到那一半钥匙,暂时解开封印而已。

    他已准备好一件同识途戟一样威力的,但没有经过血契的灵器,届时只需暂时打开封印替换,不会打破封印,也不会让鲛人有逃出的机会。

    二人正各自思量,忽听有鹤童来报:筱举长老,映霞峰玄师兄拜访,想见新入门弟子。

    景樽微一怔,看向师弟,见师弟脸色大变,从床上弹起,徘徊不定。

    景樽道:不怕,有我在。

    师弟诧异。

    景樽解释:既然落月峰已收了你,不管何事,我都会首先护你。

    师弟顿了会儿,转过脸不再看他。

    听他内心喜悦而笑:[我就知道,这大腿没抱错。]

    景樽负手往外走,暗想:不,你还是抱错了,我不会帮你放出鲛人族的。

    作者有话要说:  景樽: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同时养了一条鱼和一只猫。

    第3章 被刁难

    廊檐下铜铃随风而动,叮当之间,二人已至大殿。

    大殿内,玄无光一袭黑衣脸色阴沉,身后跟着长风长升两个师弟。

    照砚山亲传弟子都是长字辈,但各峰大弟子可破例用本名,平日也不用统一着装,是为彰显地位的优待。

    还是落月峰除外,毕竟落月峰这么多年也没有能用得上长字的师弟,到如今后辈们个顶个的优秀,按辈分论资历就不太行得通,筱举早就跟掌教说过,他这里若收到弟子就不再改名,掌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同意了。

    三人跟筱举行过礼,躬身之后抬眼,见到那张黑炭一样的脸,齐齐后跳了一步,方才站稳。

    但玄无光向来不多话,也不问,他来照砚山比较早,景樽还得叫他一声师兄,这人见谁都是一副欠他钱的脸,景樽最不喜欢跟他来往。

    玄无光见人到齐,冷声道:弟子奉我家师尊之命前来传话,照砚山历来不收鲛人,还请筱举师叔见谅,尽早将这鲛人驱逐离开。

    [该来还是要来么,我注定会和这位玄什么起冲突?]景樽听师弟惶恐道,又听他回忆书中剧情,[原本的收徒大典是师尊筱举长老亲自去的,大师兄没去,师尊倒是想收原主来着,好像也是这位姓玄的以下犯上执意阻碍,后来师尊没坚持。]

    景樽想:筱举长老要是没把自己的脸烧黑,应该也还是会亲自去的。

    但幸好,这次是他去了。

    玄无光兼管山中礼法规则,照砚山的确有不收鲛人这条规定,大典上景樽特地避过了他,不想他还是找上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