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勉强科举日常在线阅读 - 勉强科举日常 第4节

勉强科举日常 第4节

    “行了,瑜儿先歇一会儿,去院子里放放风吧,我先教你堂兄。”方老秀才很有教育小孩子的经验,还知道劳逸结合这样先进的教学思想。

    方瑜走到四妮儿身边,心里还在想着写字时运笔方式。

    四妮儿见弟弟过来,连忙放下手中的针线活,给弟弟的右胳膊按摩,心疼地说:“累了吧,我看你做得板正,胳膊还半悬着,肯定累。”

    “谢谢姐姐。”方瑜觉得这个女孩子好好啊,“姐,我读书写字才不累呢,你天天做针线活才累呢。”

    四妮儿抿嘴笑道:“做针线活才不累呢,是个女的都会,可读书写字就不一样了,这都是上等人才会的,还有官老爷才会的,所以啊,肯定是读书写字更累啊,要不然怎么说读书人金贵呢。”

    还没等方瑜再说什么,方老秀才就叫他回去继续上课了。

    方老秀才先是教他写天和黄两个字,然后又教他怎么磨墨,最后再接着教千字文。

    今天上了小半个时辰的课,方老秀才才下课放人回去,让方瑜吃完午饭后歇半个时辰后再来。

    方瑜和四妮儿手拉手走回家,刚到家门口,就听到了里面热闹的声音。

    四妮儿看了一眼,就小声对方瑜说:“这是隔壁村里的媒婆,之前大姐要嫁人时还来过咱家说亲,只不过咱奶没看上那家。”

    方老太太招手让孙子过来,那媒婆在旁边凑趣道:“这就是您家的金孙吧,哎呦呦,这一看就是富贵面相,老太太您的福气还在后头呢!”

    “我们家福娃啊现在还跟着他叔爷爷读书呢,富贵不富贵的我这个老婆子倒是不求,只求他以后能好好读书,将来也当个读书人才好。”方老太太对这媒婆没什么好感,之前大妮儿那回介绍的人家就不好,这回也是,那破落户人家也好意思过来走一趟,真是没瞧得起他们方家啊。

    “读书人好啊。”那老媒婆眼里精光外冒,还想上手来摸方瑜的脸,被方瑜给躲开了。

    方老太太也嫌弃那婆子东家走西家窜的不干净,就让孙子回屋里歇着去……

    第6章 媒婆与臭不要脸

    方老太太也嫌弃那婆子东家走西家窜的不干净,就让孙子回屋里歇着去,又笑着对媒婆说:“您见笑了,我这小孙子最认生了。”

    媒婆也不计较,又拉着方老太太说那王家的好处。

    过了好一阵子,方老太太才打发走了那媒婆,回到正屋坐下歇着。

    “奶,那媒婆来干嘛,您答应她了吗?”方瑜很关心二妮儿的婚事,他想尽力多打听些消息。

    “你这么点孩子懂什么啊。”方老太太抱着孙子笑道:“咱家的女孩可不能随便发嫁,咱家又不差那点子彩礼。”

    方瑜很欣慰地听到方老太太这么讲,看来这户人家家风真是不错,家底也算殷实。他又仗着年龄小,打算胡搅蛮缠继续打听:“奶,那我二姐要嫁到什么人家去啊?能嫁到城里去吗?”

    方老太太听着孙儿的童言童语,只觉得好笑,“城里的人家可看不上我们这些村里人呢,你二姐啊,就只能在村里找人家了。”

    方瑜问:“那要是我考上了秀才了呢,二姐能嫁到城里去吗?”

    “那就能了,你叔爷爷的老闺女不就嫁到镇子上去了,那户人家可有钱了,在镇子上还有个大宅子呢。”方老太太叹了口气:“你叔爷爷三十多岁考上的秀才,当时可收了不少礼呢,后来又是在镇子上开学堂教书,家里赚了不少银子呢。”

    这些方瑜倒是还没听说过,于是又打听道:“那叔爷爷一家现在为什么不在镇子上生活啊?”

    “你叔爷爷说什么落叶要归根,十年前就搬回来住了,他们家在镇子上的宅子就租出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留着给儿子孙子读书自住用。”方老太太也是普通的农村的老妇人,说起来还是很爱八卦别人家的事情的,“要说我,就是他家的花销太大了,有些供不上那么多人读书科举的费用,这才回村里生活的。唉,也是你叔爷爷的两个儿子不争气,从小就读书,读了那么多年到头来还是不成器,就你大堂叔中了个童生,你那小堂叔就是个只会花钱的货儿。”

    听到这里,方瑜不禁深想,方老秀才教书的本领还是有的,对儿子孙子的学习盯得也紧,可他那两个还无缘得见的堂叔也没中上秀才。这么看来,科举考试的难度还是很大的啊。

    方瑜不敢因为自己是穿越来的现代人就小看这边的考试,他本就不是什么学霸,要是真的学艺不精,他也没考上秀才可怎么办才好啊。

    还没等方瑜继续忧愁未来生活,方老太太就又对他说:“咱们家就你一个男丁,你也没有个亲兄弟扶持,我就想着要把你的姐姐们嫁得好些,最好都嫁给咱们村子的靠谱人家里,这样以后家里有事也能有人来咱们家给你壮声势。”

    “奶,姐姐能不能不嫁人啊,我舍不得姐姐们,她们都对我好。”方瑜想要替这些女孩子挣出一份体面来,可也要有时间等他几年啊。

    “那可不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孩到了年纪都是要嫁人的。”方老太太对孙子说:“你的姐妹早晚都要嫁到别人家去,家里也只有你才能给奶奶和你爹娘、叔婶养老呢。”

    方瑜打算另辟蹊径来劝说奶奶,让她不要轻易把女孩子给嫁出去。“奶,那咱们家以后的人不就越来越少了嘛,家里的活却不会减少,那到时候您和我娘、我大伯母、三婶子不就更累了嘛。”

    “唉,要不然大家怎么都爱要小子呢,养小子是给家里添人,养丫头就是往外送人了。”方老太太也挺愁这事儿,她家孙女都是好的,大点的孙女都会织布缝补,每年光织出来的布就能给家里补贴不少银钱,小点的也能帮着家里捡柴火、割猪草。

    方瑜有些理所当然地说:“那就让姐姐晚点嫁人呗,这样也能多帮帮家里,看到真正好的人家再让姐姐嫁。”

    “你啊还是小,说的话就是孩子话。”方老太太说:“官府有规定,女子到了岁数不嫁人的就要给那家加税的,再说了,姑娘家岁数大了就不好嫁了,你二姐最多也就能留到十七岁。”

    方瑜倒是不知道古代还有这种坑爹的规定,他听着都感觉头大了,“那就留二姐到十七岁呗,反正我是舍不得二姐,能多留会儿就多留会儿。”十七岁就嫁人生孩子服侍婆家上下,这日子也太惨了吧,而且身体还没发育好呢,生孩子都危险啊。

    “慢慢看吧。”方老太太想到孙女们的亲事也挺愁的,她也想孙女过得好啊。

    到了下午,方瑜又是去隔壁学习,晚上吃过饭后他还是装作显摆的模样领着家人读了几遍在地上写的字。

    一连几天都是这样规律的作息,方瑜也终于适应了用毛笔写字,那个邻村的媒婆又来上了一次门,想要撮合亲事,只不过方老太太不是那种卖孙女要彩礼的长辈,非常坚决地婉拒了。

    老大儿媳听说之后总算是松了一口气,那家给的彩礼高一些,她真怕二闺女被老太太给嫁到那家去。她可听说了那家男人没出息平时还爱打媳妇,他们家大儿媳妇就是被婆家打得不行了才跳井自杀的,他们本村的人都知道,谁也不愿把女儿嫁过去,这家人才不得不多出些彩礼钱来外村娶媳妇。

    老三媳妇倒是觉得有些失望,反正又不是她闺女,嫁过去受罪也不心疼,要是能用大房的闺女多换些银子那多好啊。哪怕银子到不了她手里,能多吃顿肉也是好的。

    方瑜知道老太太拒绝提亲的事情后很是高兴,这说明老太太还是把他说的话听进去了。他现在读书学习的劲头更足了,看着满院子的姐姐妹妹,他就斗志满满。

    既然不能改变穿越的事实,那他就努力让身边的人都过得好一些吧。

    其实,方瑜原本是想学着小说中女主做香皂发家的办法来赚钱的。只可惜他当年看这种爽文都是囫囵吞枣的,高中文理分科后再也没学过什么物理化学的,到现在他就只能回想出猪油和草木灰两种原料,具体制作方法完全不晓得。

    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农家猪油那可是好东西呢,只有做大菜时才舍得放,哪里有多余的猪油来供他实验霍霍的。更何况他还这么小,平时根本就摸不到厨房的边,就算是他真会做香皂,那他也说不清楚他为什么会做这些,反倒容易让人当成妖怪抓起来。

    而且做出来也卖不出去啊,就现在这个消费水平,也就只有高门大户才能消费得起,哪怕是镇子上也没有几个人家买得起的。

    唉,穿个越什么的也太难了吧!

    还是读书去考科举吧。方瑜转头去找老太太要了家里面仅存着的三本书,打算提前预习。

    这三本书里只有一本三字经是正经书,其余的两个薄册子都是当年的话本子,还是有点颜色的那种。

    方瑜心里疯狂吐槽,怪不得这家老头子读书不如他亲大哥,认识几个破字后就一心搞颜色了,呸,臭不要脸。

    至此之后,方瑜以这家老太爷为鉴,专心跟着叔爷爷学习千字文,倒是又在古代重拾了学习的兴趣。

    方瑜在现代是没学过千字文的,也没想到这蒙学识字的书中蕴含了这么多的道理。他听着古代正宗的秀才讲课,从这四字一组的短句中学到了自然规律、人生道理和礼仪习俗,当然了还有许多忠君爱国的封建教育。

    学了一个多月,方瑜总算是能把全文都背诵出来了。这样的学习进度也让方老秀才侧目,他教了这么多年书,极少遇到如此勤学好问的孩子。

    私下里,方老秀才对自家老婆子感叹道:“咱俩的儿子不争气,孙子中也没有苦学勤学的苗子,我还以为咱们方家后继无人了,天可怜见的,方瑜这孩子原来还不显,自打进学后方才看出他的聪颖好学来,我们方家以后光宗耀祖就靠他了。”

    “咱们家方瑾不也挺好嘛。”秀才公夫人不想承认妯娌的孙子比自己的强。

    “你啊你,年纪越大倒是越糊涂了。”方老秀才笑着摇头说:“瑾哥和他哥哥们比是强了些,可瑜哥确实是与大部分孩子不同,那千字文学了一月就可流利背诵,里面大部分的字也都学会了,背后的典故含义也能掌握个九成。老婆子,你也当过许多年的师母了,你说是,这样的孩子你见过吗?”

    秀才夫人听丈夫说完,心里也清楚了侄孙的聪颖,她也挺高兴的,这么些年下来,没人比她更清楚读书科举的好处和风光,族里要是真有这样的后生,那对她家的好处也是极大的。“那我以后可要对瑜哥更好些,瑾哥跟着瑜哥学习也能得些好处,说不定以后还能中举呢,那咱们家就能出一个官老爷了。”

    方老秀才:“这话你就别和别人讲了,咱们自己知道就成……”

    第7章 流行的架空穿越与长寿面

    “这话你就别和别人讲了,咱们自己知道就成。”方老秀才怕这老婆子嘴不严,连忙嘱咐道:“尤其不要和弟妹讲,我看她家宠孙子宠得不像话,要是这话真和她说了,她还能督促孙子学习苦读嘛。”

    “知道,知道。”秀才夫人也很有自己的生存智慧,这种好事自然是不能告诉别人的,她要对方瑜像亲孙子那样好,让方瑜和她家更亲厚,这样以后方瑜出息了她家才能跟着享福啊。

    第二日早上,方瑜被四妮儿送到隔壁家,就直接感受到了来自叔奶奶的爱。

    “好孩子,早饭吃好了没有啊,再吃块糕点吧,老大媳妇快去端水来,给福娃润润喉。”

    方瑜吃过糕点,连忙对叔奶奶说:“叔爷爷还等着我去书房上课呢,侄孙就先过去了。”

    进了书房,方瑜就拿出三字经,专心致志地听着方老秀才的讲解。

    除了开头的几天,方瑜现在的学习进度并没有进行伪装。一是古代的生活实在是无聊,在农家大院除了学习背书也没有什么好做的。二是想快点考中一个秀才,这样他才能让家里更多的女孩嫁得更好。

    而且他也想过了,早慧也不是什么不好的名声,这样做也不会暴露出他穿越的身份,更不会带来什么危险,还能多为他省出时间来,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方瑜白天都在叔爷爷这里读书写字,中午回家吃饭然后小睡一刻钟,就起来在正屋背诵新学的课文,同时熏陶跟在身边的四妮儿和被他用糖块吸引来的小七和小八。待到方老秀才午休好,方瑾就会跑过来叫方瑜回去上课。

    现在方瑾和方瑜已经混得很熟了,本来方瑾有点烦方瑜,觉得这人年纪不大却处处古板,和他爷似的天天抱着书读,连累得他每天上课的时候都多了许多,因此心里很是不乐意。

    方瑜的内芯是个大人了,还能看不出方瑾这小孩的心思来,所以方瑜就有意交好方瑾,毕竟是他连累这古代小孩儿,他总要补偿人家一些东西吧。

    后来有一日午休时,方瑜就让方瑾带他去找同村的小男孩玩,然后就带着他们一起玩了经典的老鹰抓小鸡游戏,成功俘获了全村小孩子的心。

    至那以后,方瑾就觉得方瑜这小堂弟和他趣味相投,都是爱玩的性子,心里的小别扭也就不见了。

    方瑜见古代小孩这么好哄,心里很是得意,于是又教方瑾玩跳格子游戏,很快又风靡了全村。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下午课程结束,还没到吃晚饭的时间呢,方瑾就拉着方瑜一起玩跳格子。方瑜觉得自己也需要体育锻炼,于是就答应了方瑾的玩耍邀请。

    “瑾堂兄,你去过县里吗?”方瑜没事就喜欢和方瑾打听这边的消息。

    “我没去过,我大哥跟着我爷去过,还有我大伯也去过。”方瑾跳得有些累了,气喘吁吁地说:“县里比镇上还大呢,铺子也多,糕点也比镇上那家的好吃,我爷还说那边的书肆也多,哦对了,我爷还说他之前教的一个学生考中秀才后就娶了一个富商的小姐,然后就拿着钱去县里生活了,过得可好了呢!我家时不时就能收到那位刘秀才送来的孝敬,我奶可喜欢他了呢。”

    方瑜又问:“那这个刘秀才在县里做什么营生呢,还在读书科举吗?”

    方瑾答道:“教书呢,他的学堂收了许多学生呢,每年光束脩就能收不少银子呢。”

    方瑜很想知道学堂读书的花费多少,于是继续往细里打听:“束脩费很贵吗?要多少银子啊?”

    “挺贵的吧,我听我奶叨咕过,好像是一年二三两银子呢,这还不算拜师时要送的拜师礼,还有平时逢年过节给师父家送的礼呢。”方瑾知道得还挺多,不愧是曾经的私塾先生的孙子。

    方瑜估摸着家里的条件,不知道能不能供得起他以后去学堂读书的银钱。他又想要是能一直在叔爷爷家学习到考上秀才,他不就能为家里减轻不少负担了。

    可转念一想,叔爷爷家里大一些的孙子都去镇子上读书了,这就有点奇怪了。“那咱们以后要去学堂读书吗?还是一直在家里跟着叔爷爷读书呢?”

    “当然是和哥哥们一样去学堂读书了。”方瑾理所当然地说。

    方瑜好奇地问道:“为什么啊,叔爷爷和私塾里的先生都一样是秀才,为什么咱们还要花钱去外面学习呢?”

    “我也不知道。”方瑾耸耸肩,“反正我哥哥们都是开完蒙就去学堂了。去镇子上读书多好啊,比咱们村子里好玩多了,还不用被爷爷看着学习,多棒啊!”一说到这里,方瑾就双眼冒光,挥舞手臂,活像一只大猩猩。“我要是能现在就去镇上就好了。”

    “那你就好好学习呗,早点把蒙学的书都学会了,你就能立马去镇子上了。”方瑜不走心地激励着小伙伴用功读书。

    “哼!”方瑾面露难色地说:“你以为谁都像你呢啊,背书背得快又多,你这个烦人精比我晚学那么长时间,现在都要赶上我学到的地方了。你知不知道就因为你,我一天天地被我爷多骂了多少回啊!”

    “都是小弟的错,还请堂兄大人有大量,原谅小弟吧。”方瑜也知道自己这般操作会给真小孩方瑾带来多大的压力,就直接服了软,又告诉方瑾一个新游戏,让他去教村子里其他孩子玩,也好巩固他在凌河村一哥的地位。

    和方瑾混在一起后,方瑜趁机打听到了不少消息,还可以比照着方瑾的样子装出寻常顽皮男童的模样。如果遇到什么方瑾也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方瑜还可以和方瑾一起去问方老秀才。

    就比如说,穿越过来后方瑜就很想知道现在的皇帝是谁,他之前问过家里的人,可他们都说不清,问今年是哪一年,他们也是说用天干地支算出来的年份,根本就不知道今年是用什么年号的。

    后来还是方瑜勾搭方瑾借着书上讲忠君爱国时,才问的方老秀才。这点事情,方老秀才自然是清楚的,他就告诉两个孙辈说现在的皇帝是卫朝的第三位天子,年号景徽,在位十余载,是位仁德之君,国姓为周,今年是景徽十二年。

    方瑜这个文科生一听,就知道他这次的穿越应该就是最近很流行的架空历史。只可惜现在的他还无法接触到史书,不能了解这个世界的发展走向。

    时间在学习的日子中不紧不慢地走了下去,一晃眼间就结束了秋收,各家各户已经开始为过冬做准备了。

    农历九月二十,这是方老太太一家的大日子,提前十多天就开始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