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勉强科举日常在线阅读 - 勉强科举日常 第27节

勉强科举日常 第27节

    到了休息的日子,刘勤书就带着方瑾和方瑜出来放风。依旧是去各个商铺逛一逛,没有什么心意,不过这对于成天憋在私塾里读书的方家两兄弟已经算是难得的玩乐了。

    逛到最后,刘勤书才带着方瑜去了书铺。书铺的掌柜自然是认识本县第一私塾家的大公子,热情地上前来打招呼。

    刘勤书说了方瑜想要抄书的事,书铺掌柜就让方瑜现场写上十几个字。方瑜拿起笔来,凝神写字,一气呵成。

    书铺掌柜笑着点头,和方瑜说好了抄书的报酬和时限,看在刘家大公子的面子上没有要书铺预先提供的纸的押金。

    方瑜很高兴,他这次抄得是三字经,原本他是想抄写论语的,正好能复习一下功课,不过书铺老板没同意,说他现在的笔锋还是太稚嫩,等明年才能收他抄写的四书五经呢。

    出了书铺后,方瑾不解地问堂弟:“你零花钱丢了吗?怎么想起来要抄书了呢,你要没钱了就和哥说,哥这还有钱呢,你不用辛苦干活的。”

    方瑜看着方瑾这孩子脸上关心他的神情,心里暖暖的。“我零花钱没丢也够用,你不用担心我,我就是想试试抄书赚钱这事,我觉得挺好的,要不你也去书铺掌柜那里说说吧,咱俩一起赚钱。”

    “哎,你这孩子,一点也不听话。”方瑾一副小大人的模样说:“你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学习,抄书多耽误功夫啊,你这叫不务正业。再说了,你现在学习都多累了,天天加课,背得也比我们多,你哪有时间再来抄书啊,你难道打算晚上不睡觉了。”

    “不是啊,我肯定会保证充足的睡眠啊。”方瑜对方瑾解释道:“以后我吃完午饭就在屋里躺一小会儿,然后就不睡午觉了,趁着这时间抄一会儿书,能挤出来半个多时辰呢。”

    “你不睡午觉能行吗?不行,我不同意!”方瑾不想堂弟太辛苦,他爷都和他交待过了,要他在外面好好看护堂弟,这堂弟可是他们方家的大宝贝呢。

    “要不然中午我也睡不着,老躺着后背还不舒服。”方瑜在现代时就很难在白天睡着,就算睡着了起来也不舒服,穿到古代后这毛病也带了过来,倒是能给他省出不少赚钱的时间来。

    “那我也不同意。”方瑾不乐意地说:“你睡不着就歇歇呗,只学习不休息,你会变老的。”

    “满嘴歪理。”方瑜笑着揽住小堂哥的脖子,学方瑾的语气道:“乖,等小爷我赚了钱就给你买糖吃啊。”

    “嘁,谁要你的糖吃!”方瑾也伸出胳膊压在堂弟的肩膀上,“我要吃东街那家的桂花糕。”

    晚上吃饭时,刘秀才听说了方瑜抄书的事情,不由得想起他年少的时光来。想当年,他家住在河东镇上,父亲早逝,寡母独自拉扯他和两个妹妹,日子过得拮据,他也是靠着抄书补贴家用。

    “我的字就是那时候练成的。”刘秀才很喜欢方瑜这种勤学的好孩子,谆谆教导道:“抄书的过程中既能复习功课又能练习书法,实在是一举多得的好事,你好好写。”

    之后的日子,方瑜的日程越发忙碌,忙到一天到晚和陪在身边的方瑾都说不上几句闲话。

    方瑾不大高兴,总觉得他们家小鱼变得和他疏远了,也不和他玩,他很生气。

    他就跟在堂弟身边,午觉也不睡了,就蹲在书桌前扣手,营造出一种很可怜巴巴的氛围。

    方瑜开始时没搭理这破孩子,实在是因为方瑾过往的记录太差,总搞出一些骚操作。

    后来方瑜发现方瑾也没动地方,还不主动撩闲说话,就觉得应该是真有事了。方瑜就秉持着关爱古代儿童的人道主义精神放下毛笔,上前询问方瑾的状况。

    方瑾的小宇宙就爆发了,开始控诉堂弟冷落他的种种可恶行径,活像一只炸毛小猫咪。

    方瑜被他的小堂哥逗乐了,真是个小孩子啊,不就是忙于学业没陪这孩子玩呗,怎么还委屈上了。

    没办法,方瑜只能开启哄孩子的模式,陪方瑾小朋友说说话,再和小朋友去院子里追逐打闹两圈。

    最后,方瑜在奔跑中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撺掇方瑾小朋友和他进行一项比赛,比谁写字又好又快。

    方瑾肯定不乐意,不过他又禁不住方瑜的激将法,雄赳赳气昂昂地去了西边的书房,捍卫他男子汉大丈夫的荣耀尊严。

    方瑾这倒霉孩子,果然又被方瑜骗去学习了。

    刘勤书正在备考院试,院试是三年两考,下次的考期是在明年的农历八月份,他还有充足的复习时间。

    最近半年的时间里,他长高了许多,也离开过家,见识到了更多人和事。等他回到家里反而觉得不适应了,乐平县真是太小了,如果他能留在同宁府学习就好了。

    正院夫人身边的大丫鬟过来了,给他请安,又传了母亲的话:“杜鹃给大少爷请安,夫人她新得了几匹好绸缎,要给您和小少爷做衣裳,裁缝正等着要给您量尺寸呢。”

    这就是刘勤书不爱在家待着的原因,他实在是不喜欢有人在他专心学习时过来打搅。而这个人还是他的继母,碍于孝道他还不能发脾气。

    刘勤书面上端着笑,点头起身,去了正院。

    他知道他的这位母亲的意思,想和他亲近,想让他以后对异母的兄弟好些。刘勤书也不是不能理解,可继母的做法实在是令他不胜其烦。

    进了正院,先是给母亲请安问候,然后就要从奶娘手里接过弟弟陪着玩,刘勤书真是心累。

    “勤书啊,古话说得好,成家方可立业,你现在也不小了,你的亲事也该有个数了,就算你暂时不想结婚,也可以先把亲事定下来嘛。”秀才娘子又开始老调重弹,只不过这次就不是暗示了,直接把话说了出来。

    “母亲说得是,只是我今年才十五岁,现在还要准备明年的院试,实在是不想因为自己的婚事分心。”刘勤书绝不会娶继母娘家的姑娘,说实话,他看不上。

    刘勤书内心轻笑,这世上真心为他好的人大概就只有他的姐姐了吧。家里的父亲虽好却不能全心为他着想,亲舅舅呢也是个重利精明的商人,一心只想从他这个外甥身上讨好处,也想把表妹嫁给他。

    刘勤书并不是个势利眼,并不想靠着岳家往上爬。他就只想娶个大家闺秀,妻子也不用有大笔的嫁妆,只要她知书达礼,温和贤良,模样清秀就可以了。

    秀才娘子还是不甘心,继续和继子讲她的道理:“你这傻孩子,我们做父母的还能让你分心了,不过是定亲而已,什么都不用你管的。你就安心在家里读书,你父亲和我就能把这事全办喽。”

    刘勤书最怕这样了,他什么都不能办,婚姻大事就被父母给操办了。他又耐着性子和继母说了一圈的糊弄话,好不容易从正院脱身,打算去找父亲把话说清楚。

    刘秀才正在前院给方瑜这个班讲课,刘勤书就在外面等着。

    方瑾捅捅方瑜,示意他看外面,“看,勤书师哥过来了。”

    方瑜抬头看了一眼,觉得小破孩少见多怪,“师哥过来请教问题呗,有什么可稀奇的。”

    刘秀才看到儿子过来,也以为儿子是来问题的,快速讲完这个班的课就出去了。

    刘勤书开门见山,先是和父亲说了想去同宁府的书院静心学习,然后又说了刚刚继母游说他娶吴家表妹的事情。

    刘秀才听完,脸都黑了。

    作者有话说:

    手冷脚凉,嘤嘤嘤,需要关爱

    第48章 何患无妻

    上学的时候, 除了书和学习,无论身边发生什么事都是新鲜和好玩的。

    方瑾是这句话的拥护者。他现在就抻着头看窗户外面,发现先生好像在生气。

    “哎哎哎。”方瑾又捅了捅方瑜, 非得让方瑜也和他一起看, “先生生气了, 是师哥气的。”

    “哼?”方瑜不大相信,勤书师哥不可能惹谁生气啊,他就不是那样的人。方瑜也向窗外望去,一下就看到了先生生气的模样。

    方瑾看热闹瞎猜道:“是不是师哥今天没好好学习啊,所以先生才生气了。”

    方瑜把方瑾的脸掰回书上, 笑着说:“得了吧,师哥他怎么可能会不好好学习, 他又不是你这个臭屁小破孩。快点看书, 先生正发火呢,一会儿要是检查到你你再背不出来,这火可就要向你烧喽。”

    前院的银杏树下, 刘勤书温声劝着父亲:“父亲,我说这事并不是想让您和母亲吵架的。人皆有私心, 母亲如此想也无可厚非。母亲她做得已经很好了, 照顾姐姐和儿子这么多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请您千万不要因为孩儿的事去和母亲吵架,否则便是孩儿的不孝了。”

    刘勤书继续道:“我说这件事只是想让您替我把好关, 我现在无心定亲成婚, 只一心想读书立业, 还请父亲大人成全。”

    “你放心, 你的婚姻大事肯定是不能马虎的, 我儿如此优秀,岂能随意娶个财主的女儿回家。”刘秀才此生最遗憾的事莫过于没有中举入仕,现在他的长子比他当年还要优秀,他怎会没有想法。

    “勤书只盼望学业有成,其余诸事皆不在乎。”刘勤书是个很标准的古代男人,他对爱情没什么向往。

    “大丈夫何患无妻。”刘秀才一脸欣慰地说:“待我儿金榜题名、功成名就,自然有都是大家闺秀愿意成为我们老刘家的媳妇,到时候恐怕都要挑花了眼喽。”

    教室里,方瑜偶尔望望窗外的那对父子,见勤书师兄从头至尾都是一个表情,倒是先生的脸色由阴转晴,等他儿子走后脸又黑了。

    刘秀才目送儿子离开,他刚才压着不舍和担心答应了儿子离家求学的请求,心情十分不爽,颇有气势的转身往回走。

    方瑜立刻收回目光和脖子,低头装出好学生的模样,听到先生重重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走进隔壁班里。

    顿时,教室中传来一片放松的呼吸声。

    隔了几天方瑜和方瑾才听说了勤书师兄要去同宁府学习的事,有些吃惊,毕竟人家家里就是开私塾的,父亲还是秀才,在家里读书多方便舒服啊,干嘛还要去府城呢。

    刘勤书平时是很照顾方家小哥俩的,方瑜和方瑾都记在了心里,这次师兄要出远门,再见就是明年了,二人十分不舍,就凑了零花钱托管家替他们买了一斤桂花糕,提着去了隔壁院子给师兄送行。

    “你们啊,还和师兄客气。”刘勤书双手接过桂花糕,淡淡笑道:“我会在路上好好吃的,一点都不会浪费,你们在家里也要好好读书,千万不要荒废大好的学习时光。”

    “小的听命,举人老爷金安!”方瑾又调皮起来,喜气洋洋地开玩笑。

    “那为兄就借状元郎的吉言了。”刘勤书这次也破功了,被方瑾的怪模样逗笑,拱手作礼,配合了方瑾的演出。

    刘秀才最近几天脾气越来越不好了,除了教书时能板着脸说上两句话,其余时候皆是沉默不语。

    家里人和学生们都不敢露头,生怕惹着这位黑脸秀才老爷,一个个的全都乖顺的不得了,硬生生让刘秀才心中的恶气发不出来。

    五月十九,艳阳高照,是个宜出行的大吉日。

    刘家门前停着三辆马车,刘勤书带着一个奶兄、两个小厮,拜别父母,在舅舅的看护下启程赶往同宁府。

    隔了几日,闷闷不乐的刘秀才突然从外面带回来一妙龄少女,安置在后院。

    起先秀才娘子只是酸了一下,只是丈夫纳小妾她也管不得,反正不过是个玩意儿,她一个正头娘子怕什么。

    可是自那年轻姨娘来之后,刘秀才就再也没有正眼瞧过她了,秀才娘子不由得慌了。

    刘秀才这回是真生妻子的气了,这女人居然敢背着他逼迫儿子娶他们吴家的姑娘,呸,真是岂有此理!

    看来这女人是嫌日子太舒坦了。

    临睡觉前,方瑾挤到方瑜的小床上,抓紧时间和堂弟讲八卦。

    “唐妈说那个新来的姨娘可漂亮了,说话声音也好听,人也温柔,可惜咱们没有见过,我可真好奇她的模样。”

    方瑜裹紧身上的被子坚决不让这个没事就放臭屁的小子钻进来。“你一个男子汉天天还和唐妈打听这些做什么,多丢人啊。”

    方瑾切了一声,鄙视堂弟道:“你个小老头,知不知道什么叫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哎,小爷我这样的就是。”

    方瑜切了回去,一个鲤鱼摆尾把方瑾甩到床下,“黄口小儿,快去睡觉吧,小爷我都困了。”

    方瑾从地上爬起来,不干了,他把手伸到堂弟的脖子上开始挠痒痒。

    兄弟两个笑闹一阵,而后才熄灯睡觉。

    方瑜躺在床上,想着刘家后宅的事,不由得摇摇头。原来他还以为先生是个很正经的好男人呢,没成想快到四十岁的先生转头就往家里领了一个十六七的姑娘,啧啧啧,这糟心的古代啊,可真是成功男性的天堂。

    第二天,兄弟俩照常起床跑步晨读,而后去正院吃饭。

    这顿早饭吃得很压抑。刘秀才吃得悠闲,秀才娘子眼圈泛红,方瑾默默扒饭,方瑜内心疯狂吐槽。

    “今儿到底是怎么了?”出了正院大门,方瑾立刻问道:“难道先生又从外面领回来一个小老婆了?”

    “差不多吧。”方瑜无语地说。

    方瑾特爱吃瓜,他可受不了这种含糊其辞的答案,拉住堂弟,不告诉他就不走。

    方瑜翻了个大白眼,也不知道在翻谁,“你没看到师母身边跟着的杜鹃今儿梳了妇人头嘛。”

    “我看她干嘛,一个丫鬟而已。”方瑾说:“杜鹃都挺大了,也该嫁人了,有什么可稀奇的。”

    方瑜说:“那你之前听唐妈说过她要嫁人的事了吗?”

    “没有啊,不是——”方瑾毕竟才九岁,这方面的事情还不会想太多,他才反应过来:“是咱们先生,杜鹃嫁给先生了,难怪师母生气呢。”

    “知道了就得了,你可别再说了。”方瑜不放心地叮嘱小破孩。

    “烦心啦小老头,我又不傻。”方瑾蹦蹦跳跳地走着,心情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