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勉强科举日常在线阅读 - 勉强科举日常 第46节

勉强科举日常 第46节

    之后,方老大就不再想这件事了,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方家三兄弟在路上就商量好了,回来后就用木头做几个简易的大花槽,放在原先家里女孩住的那个屋子里。然后把土填到花槽里,种上菜种子,烧热炕,每天浇水,等个五六天再看情况。

    二妮抱着儿子喂奶,同时也在深刻反省她的错误。她不应该那么冲动的,她应该先忍着,尤其是弟弟还嘱咐过她要照顾二婶。

    唉,完了,现在二婶被关了起来,到时候弟弟知道了该怎么想她啊。

    二妮苦恼了几天,这期间程瑞还被关在隔壁反省,她有空闲时间就陪二婶说话,希望被锁在屋里的二婶能过得好些。

    王氏现在彻底消停了,之前家里没人她才敢猖狂,现在她男人、大伯子和小叔子都在家,她就算被打都不敢多吭声。

    王家也是一样,发现方家男人回来了也不敢在来找王氏蹭饭,甚至连家门都不敢太出了,怕被方家人逮到臭骂。

    五天之后,屋里种的小白菜有一大半都长出了小苗,方老大高兴极了。

    他让老二带包菜种子去县城,再把好消息告诉给大侄子。

    二妮听说二叔要回县城,就想着也要跟着去,她要把这边的事先跟弟弟和奶奶解释一下,省得弟弟真怪罪她。

    方老大没同意女儿的请求,家里还需要有人做饭干活呢,要是二妮去县城谁给他们做饭洗衣服呢。

    二妮没法子,只能写了一封长长的信,托二叔交给弟弟和奶奶。

    方瑜的日子没什么波澜,天天就是去先生那边读书学习和练字。然后就是抽出空来教家里的女孩子读书写字,原来担任教师这一职责的二妮在村里没跟来,方瑜就需要接回教育工作。

    不光如此,他现在还开始着手培养方瑾这孩子,希望他明年离家读书后方瑾可以接过家庭教师的工作。

    刚开始方瑾有些不情愿,他是他爷爷亲自教养大的,和他爷爷一样,也觉得女子读书无用,有那闲工夫还不如他自己多学点习呢。

    为此,方瑜这段时间没少和方瑾讨论这件事,把嘴皮子都快磨破皮了。

    方瑜拿大家小姐举例,说真正的书香门第就连家里的姑娘都很有学识。方家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一点起色,但离真正的大户人家还差得很远,这些差距就需要他们这一代来追赶磨平,所以家里的姑娘就必须要接受教导,方瑾也必须做好辅导姐妹读书识礼的工作。

    “那你为什么没交她们学女训女则和女诫呢?不是说要把咱家姐妹都交成大家闺秀嘛,怎么不先学这些女子要学的正经书,反而先去学男子要读的书。”方瑾很自然地问道,他可是正宗的古代男子,有这样的想法实属正常。

    方瑜这个现代人自然是觉得这些东西是封建糟粕,所以才没有教给家里姐妹,可这些玩意都是客观存在的,他也不能完全不理睬世俗对女性要求。

    “那不是从前家里没钱嘛,买那些书还得另花钱,所以我才拿自己学过的书直接教姐妹。”方瑜找了个借口,先糊弄住小古董。“我明天就去买一套,然后我先看看,再教给姐妹,这事就不用你操心了,等我去府学了你再教姐妹们写字,现在你就好好学习吧。”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既然当下就是这样的风气,那他就先看看这些书,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人为本,为我所用。

    还要特别注意讲授方法,让家里的女孩子有个批判的思维,边读边讨论,再理解背后的好坏是非,做到辩证地看待这些书里的所宣扬的思想,不被这些倡导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所洗脑。

    第二天一大早,方瑜和先生那边告了一天的假,然后就去了书铺把当下时兴的教导女子的书都买了回来。

    方瑜先看的是长孙皇后所著的《女则》,里面虽不乏教导女性要柔顺听话的老调子,但书中也有很多讲述为人处事大道理的篇章。

    其中更是记载了许多后妃的事例,又有长孙皇后的评注,可以算得上是一部很不错的古代女性读物了。

    读过《女则》后,方瑜的脸色不再苦大仇深,又兴致勃勃捡起班昭所写的《女诫》,觉得能帮哥哥班固修《汉书》的女历史学家,写出来文章应该也不错吧。

    呵,大错特错!

    书中有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

    开篇就讲卑弱,讲女孩子出生后几个月就应该睡在床下,表明她的卑弱,给她砖瓦纺锤玩,表明女子就应该辛苦劳作不得喊累,还要忍辱负重,常表现出畏惧。

    “谦让恭敬,先人后己,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畏惧,是谓卑弱下人也。”这话是人能说出来的话吗?

    之后还有诸如男要御妇,妇要事夫的“大道理”。

    什么“男以强为贵,女以弱为美”,还有“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

    班昭写这破烂玩意的时候可是东汉啊,那时候女子可是还能再嫁的呢,可不是明清对女性压迫最厉害的时候呢。

    班昭写这玩意的时候脑袋在想什么呢?方瑜真是想不通,难道这世上还有人乐意把自己的腰杆子折断给别人踩着玩的乐趣呢?

    该说不说,班昭也是个博学之人,那才华也是横溢,怎么就有贬低自己性别的爱好呢?

    方瑜一脸恶心的表情,捏着鼻子强看完班昭写的《女诫》,头十分疼。

    方瑜所处的这个时空的历史很有趣,宋朝以前的历史和他所知道的历史大体一致。宋朝出现过,却是个短命王朝,然后就是现在的卫朝了。

    所以历史上大概在宋朝后期失传的《女则》还在,而东汉班昭写的《女诫》也流传了下来。

    方瑜从史书和周围生活中推测出现在大致的历史背景,对应到他学过的历史,现在就是理学刚开始兴起的时候,对女性的压制和禁锢还没有到最厉害的时候,缠足的陋习还没有全面推广。

    不过也应该快了。

    方瑜叹息着想起之前方老太太和他说过的话:“在我还很小的时候,那时候还有年轻寡妇再嫁的事呢。可后来,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兴起的,寡妇再嫁就成了十分丢人的事情了。要是谁家的闺女嫁过两个男人,那这一大家子的人就都不用过了,外面人一人给你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你。”

    “唉,这世道,对女人的要求越来越多。”方老太太哀叹道。

    移风易俗,看起来很难,其实只要短短十几年,从上至下的宣传,就能改变所有人的价值观念。

    方瑜想,既然他都穿越了,定然是要在这里做出一点成绩的,要是他能拥有一定的名气和名声,是不是就能从部分上转变这样的风气呢。

    作者有话说:

    我之前也没看过女诫这玩意,看完之后真是要吐了,最让女性想不到的是,这玩意还是女的写的……就很迷。

    话说,我家边好了,然后我抱我妈,她就叫唤,她觉得我妈不是我妈,是她亲妈……就很烦银

    第76章 冠冕堂皇

    程瑞在师父家自省。

    他原本没觉得自己做错什么, 可是他师父却讲出了一大堆的圣贤道理,不由得不让他信服。

    方老秀才几乎读了一辈子的书,又教了半辈子的书, 单论起讲大道理, 方圆五十里罕有对手。

    更何况程瑞本身就不是个特别聪明又意志坚定的人, 方老秀才还比他多活了几十年,想要给程瑞洗脑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方家的目标是让程瑞自愿成为方家人,与程家离心,自觉维护方家利益。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卑以自牧, 不欺于心。”方老秀才握着戒尺,一脸痛心疾首地说道:“你啊你, 这个乡野小子, 白费了我的教导!你要记着,从你成为我的关门弟子那一刻起,你就和你身边那些乡野匹夫不一样了, 你要有高贵的品性,你是要成为一名君子的。做君子就要慎独, 要有道德, 要品行端正,不能像粗野的武夫那样挥拳头。要有仪态, 还要谦逊有礼,心有正气, 不可谄媚屈从。”

    方老秀才操起戒尺使劲抽打程瑞的后背, 颇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架势。程瑞也不敢躲避, 就直挺挺跪着挨抽, 心里也没有怨言, 因为师父打弟子天经地义,程瑞哪敢生怨。

    “程瑞你不想做品行高洁、光明磊落的君子便不用再跟着我读书了,反正你都能自己赚钱了,去镇子上私塾读书也是一样的!”方老秀才很会吓唬人,这一句话就把程瑞吓得匍匐在地,低声哀求。

    “师父,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敢这样了,我以后一定会努力变成君子的!”程瑞磕了好几个响头,也感觉不到额头的痛楚。师父是他这一生最敬服的人,也是改变他人生的人,他对师父绝对是忠心耿耿。

    方老秀才开始细数程瑞犯的错误,首当其冲的便是谄媚逢迎,没有骨气,市侩俗气。

    “你是不是觉得你二婶是方瑜的娘亲,你要是讨好她就能从方瑜那里得到好处啊。蠢,真是太蠢了!你二婶的所作所为本身就是在败坏方家的名声,还犯了七出中盗窃的重罪,你居然还帮着她对付你自己的妻子。你说你改不改打!”

    程瑞辩无可辩,他师父说得都对,他实在是干了蠢事。“学生知错,请师父惩罚!”他再一叩首,咬着牙挨住几下戒尺。

    “你举止粗野,妄图滥用武力,对没有错处的妻子胡乱指责,这是你第二大错处。”方老秀才这是在替侄孙女教训丈夫,“你一个读过圣贤书的大男人居然还分辨不清是非对错,说出去为师都替你臊得慌!”

    凡此种种,方老秀才旁征博引列出程瑞的六大罪状,简直把程瑞都贬到泥沟子里去了。

    程瑞知错认罚,态度良好,几乎全盘接受了师父的教诲。

    方老秀才看训得差不多了,就拉起程瑞再苦口婆心地说了一番做君子的大道理,然后宣布了接下来的惩罚,让程瑞留在他家里做苦力,美名其曰用孟夫子的“苦其心志,劳其筋苦”来锤炼程瑞。

    所以,接下来的半个月里程瑞一直被关在隔壁,和二妮没有见上一面。天天就是劈柴挑水洗衣服洗碗外加上读书写字,饭菜也很寡淡,通常就是一箪食、一瓢水,方老秀才说这是仿效先贤颜回。

    方老秀才在凌河村教导程瑞,与此同时,方瑜也在乐平县给家里女孩们上课。

    为此,方瑜还认真地进行了备课,把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和事例都查了一遍,又写出了半本的教案。

    方瑜先讲了长孙皇后的生平事迹,然后再引出《女则》这本书,从中挑出八个有积极教育意义的文段事例,每天给姐妹们讲上两三个。

    然后先让大家一起讨论故事中人物所采取的做法之得失,各抒己见。再把长孙皇后的批注读出来,让她们思考,问她们是否赞同长孙皇后的看法,并说明缘由。

    刚开始女孩子们还不太适应这种启发式、讨论式和提问式三者结合的先进教学方式,讨论和发言不太热烈,思维上还有些盲从权威,不敢说皇后的批注有什么不对。

    后来在方瑜的带动和鼓励下,才开始敢叽叽喳喳说出各种各样的话。方瑜从不否定和批判任何一个女孩的看法,他把这些都记录下来,仔细思量后再通过谈话和讨论的方式加以引导。

    在这样的授课形式影响下,女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思想上也更加灵活。

    方瑜很欣慰,他见证了家里女孩子的成长。这让方瑜很有成就感,于是乎他每日备课讲课的劲头都更足了,直接把学习以外的事都忘在了脑后。

    等到他爹带着菜种子和二妮的信回来,方瑜才想起之前屋里种菜的试验项目。

    方仟吉先把他认为的大事说了,把种小白菜的经过事无巨细地反复说了两次。

    方老太太和方瑜都很高兴,认认真真地听完后又问了不少事。

    穿越到古代也有好几年了,方瑜才终于替家里找到了一个可以赚钱的营生,真是不容易啊。

    方老太太这时才想起保密的事情,嘱咐老二别让外人知道,她所谓的外人就包括程瑞和方瑜他娘。

    方仟吉自得地笑道:“您放心吧,这事大哥都想到了,种菜的屋子都是上锁的,就连二妮都不知道。程瑞和方瑜他娘又犯了错,一个被关在隔壁,一个被锁在家里,这能赚钱的好事我们哥仨儿都捂得死死的,就连家里的女人孩子都不告诉,省得她们嘴巴不牢靠,再坏了咱家的大事。”

    什么?他娘犯了错被关了起来!

    方瑜一听到这就着急了,赶忙问:“家里究竟出了什么事?为什么要把我娘关起来啊!”

    方老太太看了一眼孙子的神色,也发问道:“对啊,我才离开家几天,怎么就有人敢闹事了呢?”

    方仟吉大致说了两句,然后才想起二侄女托他带过来的信,说:“二妮信上把所有事都写了一遍,你们看这个吧。”

    方老太太让孙子读信,方瑜一边读一边糟心。

    二妮写出来的信没有什么文采,都是大白话,但足够详细,也足够用心。

    先是平铺直叙,虽然她没有上过现代小学的语文课,但二妮的记叙文写得很好,六要素俱全,把王家的丑恶吃相和二婶的糊涂作派描写得十分生动,相当于将事件的主要责任都扣到了王家身上。至于程瑞,这都是小事了,毕竟是外人,家里不会因为这事而责备她。

    二妮在信里讲完来龙去脉之后就是认错反省,一大长段,十分深刻。她再三向奶奶和弟弟道歉,一顿解释,当然主要还是给弟弟看的,毕竟她奶奶应该不会太过责怪她压着二婶和丈夫的。

    听完信后,老太太大为光火,直接开始骂儿媳妇和王家。

    方瑜默然,又看了一遍信,心中有些埋怨二妮没有把事办好。但这事确实是他娘不对在先,所以方瑜也不能真生二妮的气。

    唉,原本他还以为这样的安排是万无一失呢。

    他娘在村里可以不受老太太的管,手里还有钱能过好生活,这样过几个月自由轻松的日子兴许能让他娘找回独立生活的意志,还能让老太太对他娘的不满少一些,可谓是一举两得。

    事情怎么会在几天就发展到这种程度呢?就很奇怪啊,二妮也不是个多事的人,他娘平日里也是个很窝囊胆小的农村妇女,按理说就算是生活中有点小矛盾,也绝对不会弄成这样的啊。

    “哼!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方老太太一语中的,咬牙说道:“王家欠打,你媳妇糊涂,二妮又到底是年轻禁不住事。”

    方老太太要把这事的过错都放到王家和王氏身上,让她孙子认清他亲娘的愚蠢模样,知道这个家就只能靠她来管。

    “你媳妇为难二妮就不说了,反正是自家小辈,二妮受她二婶的委屈也不算什么。”方老太太先把二妮摘了出来,然后又说方瑜他娘的不是。

    “你娶媳妇那会儿你爹正好生病在看郎中吃药,家里也却没有多少钱,拿不出更多的聘金给你挑个懂事的媳妇,我想想真是后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