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勉强科举日常在线阅读 - 勉强科举日常 第69节

勉强科举日常 第69节

    “我就盼着这一天呢。”方老太太叹道。

    产房里,冯婉看过女儿就昏睡了过去,方瑜又陪了半个时辰,确定再没有别的事了,就先离开去换身衣裳再吃个饭,然后再回来陪着妻子女儿。

    新生儿红彤彤的一个,安稳地睡在早就准备好的小床里,方瑜看着这小家伙就忍不住温柔地笑着,感觉十分治愈。

    冯婉的消耗极大,从凌晨生到下午,现在就是睡觉修养,一直睡到第二天快吃午饭时。

    冯婉醒来后,一睁眼就看到了坐在床边的丈夫,心里踏实极了。

    “夫君,咱们的女儿呢?”她急切地想要看到孩子。

    方瑜握住她的手,端来温水喂给她喝,柔声说:“女儿在隔壁吃奶呢,马上就能抱回来了。”

    等孩子抱来了,冯婉就一直看着孩子,上手摸到的时候都小心翼翼的,生怕把这孩子给碰坏了。

    冯婉问方瑜:“咱们女儿叫什么啊?你之前不是取了好多名字嘛,最后选哪个啊?”

    方瑜觉得妻子生孩子最辛苦了,所以就想让妻子来决定女儿的名字。

    冯婉想了又想,也拿不定主意,“你是女儿的父亲,又有学问,还是你来起大名吧。我就给她起个小名,叫安儿,只求她能一生平安。”

    方瑜心有所感,但凡父母都希望孩子一生平安顺遂,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现在他成了父亲,也免不了俗,对孩子有同样的希望,只是抬头四望,不知该如何在这世道下保护好女儿。

    “叫方安成,怎么样?”方瑜沉吟道:“一是希望我们的女儿可以平安地完成这一生,二是希望她能够有所成就,有安身立命的心智和本事。”

    “好!”冯婉搂住小女儿,喜悦对她说道:“好孩子,你以后就要方安成了,是爹爹和娘亲共同给你起的名字呢,安儿喜不喜欢。”

    小姑娘在睡梦中不知事,却正好被娘亲欢喜的话语给吵到,就蠕动了几下小嘴,仿佛在回应着娘亲的话语。

    “你看,安儿说喜欢呢。”冯婉忍不住轻轻亲了女儿的小脸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傻笑。

    这对新手傻爹和傻娘笑得十分欢快,最后真把安成给吵哭了。

    方瑜和冯婉两人不由得手忙脚乱,又都不敢上手抱软乎乎的孩子,索性奶娘听到小姐的哭声从隔壁赶来,抱起安儿给哄好了。

    坐月子这一个月,冯婉养得极好,并不像大多数现代新手妈妈那样辛苦。

    她身边有四个丫鬟并两个婆子分两班伺候,丈夫方瑜还时刻陪伴,没事就给她读话本子打发时间。

    新生的女儿也不用她多费神照顾,两个奶娘并两个婆子分两班照顾,平时在隔壁房间里睡觉,等冯婉醒了想看女儿时再抱过来。

    更没有什么婆媳矛盾,就算是老太太急着抱曾孙也不敢催冯婉赶紧二胎,就因为她娘家厉害,而且还在孝期。

    还有就是全天候的医疗服务,县里最有名的郎中每天过来看诊两次,细心安排药膳进补,把冯婉的身体调回上佳状态。

    作者有话说:

    实名羡慕冯婉,大小姐就是大小姐。

    话说,我家边边总爱向人看齐,平时看我们坐沙发躺床上,她就想和我们一样。

    最近几天琢磨我们吃饭都在桌子上,她就想把我妈给她的黄瓜屁股叼到桌子上然后再吃,我阻拦,她又叼,反复几次,最后被我揍了,哈哈哈。

    第107章 方家姐妹事

    方大妮带着几个孩子来县城娘家玩, 听说前两天弟媳妇生了个小侄女,就问二妹什么时候她能过去探望一下。

    这几年大妮的日子过得是越发舒服了。

    她的公公婆婆先后去世,家里大多数财产都归到他们这一房手里, 娘家又是节节高升, 大妮终于熬成了当家做主的人, 在凌河村也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了。

    大妮爱去县城娘家长见识,方宜文也乐意给大姐讲些人情往来,再加上老太太时不时的教导,大妮的眼界也开阔了不少,为人处事上早不是一般村妇可比拟的了。

    就比如说, 面对大小姐弟媳时,她就很有分寸, 既不会屈膝逢迎, 也不会木讷畏缩。她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和这身份高贵的弟媳没有共同语言,她就和姐妹们一起过去拜访弟媳, 除了问候和几句寒暄,她也不会多说话, 偶尔会带点乡下好看的野花野草给弟媳瞧个新鲜。

    这样下来, 冯婉反倒对大姑姐的观感不错。

    现在也是如此,听说弟弟弟媳喜得贵女, 大妮也不急着去贺喜,反而是问二妹和奶奶, 看那边什么时候方便她再去道喜。

    方宜文抱过大姐家的小闺女, 爱得不行, 和姐姐说:“弟弟说婉儿还没修养好, 现在天天都在睡觉, 咱们去了也说不上几句话,招待不好我们,就说等出了月子再请我们过去好好聚聚。”

    大妮善解人意地说:“弟弟想得对,我刚生完孩子时最烦有人来打扰我休息了,偏咱们村子里那些大妈大婶最爱串门说话,我还得分出精力来招待她们,白日里想补个觉都不行。”

    方宜文笑道:“就是这个道理呢,咱们都是一家人,自然要多体恤弟妹了。”

    大妮想起程瑞,就关心地问了妹妹:“前几日我看程瑞带着行李走了,听说是要去考秀才的,他半道来这里了吗?”

    “怎么能不来,他在咱家住了两天,还想从我手里要点盘缠呢。”方宜文提起程瑞就皱眉,她板着脸说:“他要和五妹夫、谷慧思一起结伴去府城考试,结果五妹夫的亲娘得了急病,一下子没了,现在也去不了了,就只有谷慧思和他一起走了。”

    “程瑞这个大男人也真是不要脸,平时你自己赚钱养着孩子,他一文钱也不给,住在咱们家,平时也就春种秋收时能在地里忙个两天,真是吃白饭没够的家伙。”

    大妮平时骂程瑞多了,也懒得再说这人,转头和二妹议论起了五妹家的事情。

    “这下咱们五妹可算是熬出头了!她那个婆婆真是偏心眼子,天天想划拉云天成和五妮的私房给不成器的小儿子。真不知道这云家婆母是怎么想的,她不对出息的大儿子好,难不成还指望小儿子给她养老送终嘛。”

    “现在可好了,没有了她,咱们五妹就是云家名正言顺的女主人了,以后也可以舒心顺意地生活了。”

    “哪有这么简单。”方宜文替亲妹妹叹了口气,“云家的小儿子是个混账东西,云天成给他分了四成的家产,他还不知足,想要找族长闹,还雇了几个街上的小流氓一起回家里闹。最后还是五妮去求了咱们弟弟,让几个带刀的捕快去那边逛了一圈才把云家小儿子给吓住。”

    大妮也替亲妹妹捏了把汗,感叹道:“多亏咱们弟弟和弟媳,要不然这事还有的闹呢。哎,五妹家现在守丧呢吧,要不我们过去看看她,我也有二十多天没见着她了。”

    方宜文让两个还没出嫁的妹妹来看着孩子,她和大妮换上素色衣裳,走着去云家看望妹妹。

    方佳丽穿着孝服,亲自出来迎接两位亲姐姐,又让帮佣的婆子去端茶和点心,虽然碍于孝期不能欢笑,可眼里却很有神采。

    姐妹三人打发走佣人,轻松地歪在塌上,边吃边聊,十分惬意。

    方佳丽伸了个懒腰,轻声和姐姐们说:“这下总算是清净了许多,也没人闹了,二房也搬出去了,家里都宽敞不少,只可惜我家那位苦学一年,现在也考不了了。”

    大妮安慰地说:“好饭不怕晚,妹夫是有学问的,等守完孝再考就好了。”

    方佳丽说:“本来弟弟都给我们家那位找好差事了,等今年考完院试就去县衙当书吏,结果现在要替婆婆守孝了,就不好这时去当差了。”

    方宜文也觉得可惜,“能去县衙当书吏,这是多少人家挤破头拿着银子都进不去的,要不是借着弟弟和弟妹的光,这美差还能主动送上门了。就是咱们家方瑾不珍惜,非要去府城当教书先生,现在也就是三妹夫抓住了这个机会,当上了户房书吏。”

    大妮也是头一次听到这消息,十分惊喜,连忙追问道:“关妹夫进了县衙当官了?这可真是件大好事啊!还有这户房是管什么的官啊?”

    方宜文给大姐解释道:“不是官,是小吏,就是给官老爷们帮忙的,关妹夫进的户房专门管县里财政税收,就是管全县所有钱的。”

    “管钱的还不是官了。”大妮喜滋滋地说:“管他是大官还是小吏,不都是管咱们这些小老百姓的,咱们见到了都要客气喊声老爷。哎,咱们家这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了!你们说,我家大小子再过几年能不能托他舅舅给弄进县衙当个小吏啊?”

    方宜文怕大姐真起了这心思,就委婉地说:“这就得问咱们弟弟了,不过大姐,你家大小子也不爱学习啊,要是坐不住板凳写字还怎么当书吏啊。”

    大妮说:“我也愁这事呢,家里几个小子都随他爹不爱读书的性子了,只有小闺女识字最快,可她一个女儿家学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啊。”

    方宜文不爱听这话,就替小外甥女说话:“花儿多好啊,一看就是个聪明孝顺的孩子,她能读书就让她读嘛,以后和我一样抄书也能赚钱养家啊。”

    大妮知道二妹的心气高,也不愿意和她争论这事,就转移了话题:“我家大小子读书写字不成但身子壮啊,我看当个捕快也不错,多威风啊。”

    方宜文心里翻了个白眼,拿出最大的耐心和大姐说:“捕快可是贱业,看着是威风,但后代子孙都不能科举考试的。小吏和衙役可不同,别看都是在衙门里当差的,这身份可是天差地别呢。”

    冯婉出了月子,整个人丰腴不少,脸蛋也红扑扑的,一看就是养得很好。

    方成安小朋友也是肥嘟嘟的,小胳膊跟藕节似的,看着就像个可爱的白面小馒头。

    方瑜这下有了当父亲的感觉,每天都要抱着小闺女说些有的没的,就算是身上被拉了尿了他也不嫌弃。

    冯达这个县丞二舅也是成天往妹妹家跑,他没有女儿,家里只有三个儿子,所以很是稀罕妹妹的小闺女。

    一日,他带着小儿子来看宝贝外甥女,在亲亲抱抱举高高后,他就顺嘴提议道:“要不然以后就让安儿嫁给我家老三吧,这样她不用嫁到别人家受委屈。”

    方瑜一听这话,头很大,连忙笑着说:“我可舍不得女儿出嫁,以后定是要招婿的,二舅兄就不要打我家宝贝的主意了。”

    “哎,真是不好骗啊。”冯达装作可惜的模样,玩笑道:“那我就把小老三送给你们家了。”

    他家小老三今年才三岁,还很可爱好骗,听他不靠谱的老爹这么一说,就嚎了起来:“啊,爹不要我了,我要找我娘告状去!”

    小老三这么一哭,把安成小朋友也带哭了,三个大人笑着哄孩子,也是十分看坑娃了。

    方瑜看把这事糊弄过去了,才松了口气,晚上又郑重其事地和孩子他娘说了安儿未来的婚事。

    “女孩子也不一定要嫁出去,也不能早定亲,反正就是要慎重再慎重。”方瑜怕冯婉受传统思想影响,就三令五申,不过也没说太惊世骇俗的话,怕接受传统女子教育的冯婉一时半刻接受不了。

    冯婉想起她之前定亲的事了,也是后怕,就很同意丈夫说不早定亲的事。

    从这起,方瑜每日抱着女儿都直发愁,就这个破环境该怎么让安成活得快活自在呢?

    至于近亲结婚的担忧反倒不是那么大,因为他是父亲,对女儿的婚事有最终决定权,只要他不点头,谁也不能让他闺女嫁人。

    方瑜左一个想法右一个想法,可哪个都不是很容易行得通,毕竟大环境如此,一个女人总会被当成男人的附属品。

    又过了几日,冯婉特意在小家里张罗了宴席,专门请婆家亲属过来小聚。

    方家姐妹都带了些用心的小礼物,又围在小侄女的身边夸了一大堆好话。

    等到八月末,府城那边的刘勤书来信,说程瑞出考场就病倒了,请来名医也是无济于事,没几日便一命呜呼了。

    方宜文接到信,虽然也有些可怜程瑞,毕竟是个大活人,突然没了也是可惜,但她心里头更多的是轻松。

    作者有话说:

    叮咚,程瑞下线!

    第108章 临终安排

    这样不太好, 方宜文平复好心情,替程瑞上了一炷香,希望他能一路走好。

    然后又拿出丧服, 穿戴好, 再去把儿子从私塾接回来, 再和老太太商量一下这人的后事。

    “就在府城找块地埋了吧,你家里也不富裕,何必要把人带回桃花村安葬呢,彦儿他爹在世时也不爱在他家里住呢。”

    方老太太接着说:“好歹是你儿子的爹,为了名声你也要带彦儿去府城奔丧。程家那边我让你爹回去一趟, 和他们说一声,顺便正好也分家, 把彦儿应得的田地都拿回来, 以后雇人耕种,你们也能多一份收入。”

    “就按奶奶说的办。”方宜文平和地说:“正好也没去过府城呢,可以带彦儿去开开眼界, 只是又要麻烦四妹和四妹夫了。彦儿他爹之前就住在人家里,又在那得病去的, 真是给四妹夫添了许多麻烦, 我都不知道要怎么报答他们的恩情了。”

    方瑜听说方宜文要带着孩子去府城奔丧,就带上银子、话梅、薄荷糖和薄荷香水回方宅去看他们。

    “你多等两天, 和孙家商队一起走,这样家里人也能放心些。”方瑜把小包袱交给方宜文, 多嘱咐了几句:“不要怕花钱, 这里面有十两银子, 出门在外舒服健康最重要了。到了府城喜欢什么就买, 那边又没有人认识你们, 也不必装出守孝的模样,好好领着彦儿玩玩,到时候再让勤书哥指导彦儿的功课,你们多待几个月,等冬天时再和四姐家一起回来。”

    方宜文很感激弟弟这般照顾,红着眼圈说:“多亏有了你,姐姐一直都要靠你照顾,真是惭愧。”

    方瑜笑了,对她说:“像你这样好的姐妹,我怎么帮都乐意。”

    等到方宜文带着儿子走后,程家那边也得到了儿子去世的消息,他们家人才哭了两声,一听到方老大说要他们给二房的孤儿寡母分家就都忘记哭了。

    程瑞他爷头两年已经故去,程瑞他爹接替了桃花村里正和程家族长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