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勉强科举日常在线阅读 - 勉强科举日常 第99节

勉强科举日常 第99节

    “大娃啊,你放心,娘给你把最好的郎中都请来,咱们用最好的药,就算是花光家底,娘也要给你治好!”

    方老大见母亲为他这般哭嚎,心中百感交集,苦于口不能言,最后唯有泪千行了。

    等老太太收住眼泪,才想起来让宜文到她父亲跟前说话。

    宜文让一双儿女跪在病床前,她握着父亲的手说:“爹,您孙子彦儿考上举人了!您可要快点好,到时候彦儿当官出息了,咱们都跟着他过去,该多威风体面啊。”

    方老大一辈子都有个心病,就是没有儿子和孙子来他们这支的血脉。直到后来二闺女让外孙叫他爷爷,彦儿又说以后让他的儿女都姓方,方老大心里才算是平了遗憾。

    程彦之现在不好改换姓氏,但他发自内心就觉得他是方家人。听到母亲的话,他也跟着说:“爷爷,您快些好起来,等孙儿考中进士就接您去京城享福做老太爷。”

    ……

    老太太被众人掺扶回正院歇息。

    老太太原本就是舟车劳顿,到家后又是悲伤惊忧,好不容易躺回床上也是浑身酸痛,等到后半夜居然发起热来。

    那常来的老郎中又是漏夜赶来,方家上下也是忙做一团。

    所幸老太太平时保养得宜,吃了几副药,也算是养回来了。只是这一病身体虚亏了不少,现在下地走路算是离不开拐杖了。

    府城请的名医也到了,给方老大诊脉施针开了药方,总算是稳住了病情。

    只是这病也好不全了,方老大的嘴正回来一半,眼睛正常了,可也不能下地走路了,以后只能在床上静养。

    府城名医还叮嘱方家人,说以后不能再给方老大吃油腻的东西,就是清粥小菜,补品也不能瞎吃。

    原来这方家起来后,伙食也是逐渐精细化,从前偶尔才能吃到的大鱼大肉,现在顿顿都能供得起。

    方家三兄弟进城的早两年还放不下地里的活,后来城里老爷做惯了,方家也成了县城数一数二的人家,他们便不再干活顿顿大鱼大肉。

    就这么胡吃海塞地造了几年,方家三兄弟都胖了不少,从十几斤到几十斤不等,外人都说他们越来越有老爷样了。

    肥胖之后,该来的病也都找来了,方老大成了第一个倒下来的兄弟。

    缓了五六天,老太太总算是找回了一半的精神头。

    她把宜文和程彦之叫到跟前,嘱咐他们不要耽误,赶紧收拾好行李准备上京。

    父亲重病,宜文也不敢轻易离开,她怕啊。程彦之自小就和爷爷亲近,现在心里也是一团乱麻,想再等一个月。

    老太太拎得清,她宽慰彦之:“读书人不容易,三年才能等一回。你爷爷这里有太奶奶看着,肯定没事,你就放心吧。现在最主要的是你去考会试,然后和你舅舅一样金榜题名。到时候好消息传回来,你爷爷被这大喜事一冲,病兴许就好全了呢。”

    程彦之点点头,决心此去一定要跃龙门登金榜。

    老太太对宜文说:“家里还有你大姐、三妹和五妹呢,不差你一人尽孝。快去替你儿子收拾好,给你弟弟写信,再去镖局定好人手,还有花儿那孩子,你是带着一起走,还是留下来。”

    又过了五天,宜文打点好一切,带着彦之和方华第一次赶赴京城。

    方瑜这边收到家信,得知程彦之考中举人即将进京赶考,早就让冯婉收拾好东边的一个院子。

    比方瑜估算得晚了小半个月,快下雪时宜文母子三人才算是进了京。

    方瑜已经好几年没有见到宜文一家了。如今再一见,方宜文看起来没怎么变样,她儿子程彦之却已经是个大人模样了,站起来都快有方瑜高了。

    小姑娘方华也长成大姑娘了,她与方乐妍也没差几岁,站到一起倒很像是姐妹俩。

    一家子骨肉团圆总是有很多话要说的。等到好话说完,宜文才缓缓把家中父亲生病的事说了。

    方瑜听到大伯父得了风疾,再一打听具体症状,心里就有了数。

    风疾估计就是后世的中风,心脑血管疾病,应该是高血压和肥胖引起来的。

    这也是方瑜没有料到的。

    方瑜进京做官之前,家里的三个男性长辈还时常回乡下种田种菜呢,吃得就算好也有限,有运动也没有胖起来。

    之后的事情,也没有人专程写信和他说啊,他又忙,又远在京城,也是鞭长莫及。

    不过现在他知道这事了,不管晚不晚,方瑜赶紧连夜写家书发回去,说清其中的危害,再让他们粗茶淡饭像之前在村里那么吃饭,然后配合多运动。

    到了年底,方瑜更忙了。

    宫里的皇帝更爱召人陪着玩,还需要有人来处理政务。

    在这两方面,方瑜恰好都有所建树。经常是上午先跟着翰林官在皇帝身边处理文书,完事就直接留下来继续陪皇帝吃席赏画作诗了。

    等到天黑回了家,方瑜要抽出时间陪自己的四个孩子玩一玩,要跟乐妍商量剧场和剧本的安排,还要为考生彦之指点解惑。

    除了以上这些事,他还要隔两天就抽出半个时辰来给小院的孩子教课。善书和青儿还有单独的指点,对宴三娘的武术教习情况进行考察。

    最重要的是,他必须要持续练画作画,以保证他在皇帝跟前的红人地位。

    至于书法练习和文学创作,方瑜只能每天天亮时挤出来做。

    如此过了半个冬天,好不容易盼到过年的休假了,方瑜痛痛快快地睡到了大天亮。

    所谓的睡懒觉,对于要干大事的方瑜来说,就是睡足八个小时。按现代时间来说,其实就是睡到七点钟就起床了。

    和熙七年,大年初二。

    方瑜美美地睡了一个“懒觉”,精神饱满地在外间带着家里的孩子打了一套拳。

    等吃过了饭,方瑜先给孩子们讲了一会儿自然知识的有趣课,解释了之前发生过的月食现象,又延伸到了日食,告诉有这种事都是正常的自然现象,发生了也不要惊慌。

    当然了,也嘱咐他们不要在外面叭叭瞎说,心里懂就行了。

    程彦之和方华是头一次听到这类知识,惊讶得无以复加,看着自家舅舅的眼神都变了,仿佛舅舅直接升天成仙了。

    亲子时间结束后,方瑜又给彦之单独讲了一会儿课,还让善书在一旁听着。然后又把最近半年的邸报都给了彦之,嘱咐他学累了的时候就看这些时事文章,还让善书当他的小厮,跟着他一起学习。

    彦之抱着一堆资料回去学习了,方瑜又继续和乐妍讨论剧院新一年的经营计划。

    作者有话说:

    来啦!

    第145章 可可爱爱接盘侠

    安成在一旁拿着笔记录, 方华眼睛闪亮地看着他们。

    方乐妍做了大半年的剧场实际执行人,成长许多,整个人的气质都出来了, 不再是只会笑不爱读书的小姑娘了。

    她拿出写好的计划书, 说她想继续细化雅客等级特权服务制度。

    在普通雅客和豪华雅客之间又多增加了一个“精致雅客”的等级, 用来进一步区分官宦人家的到店消费金额。

    同时,乐妍还结合了之前方瑜说过的定制雅客身份片营销策略。

    所谓的“雅客身份片”,就是做工精美的花笺,相当于现代的会员卡。

    普通雅客不会获赠身份片,以后只能坐在二楼最边缘的两侧位置。

    精致雅客这个等级, 可以获赠普通印制的精美花草图身份片,背面有编号有姓氏图章, 可以用来核对身份。

    每季度消费前二十名的豪华雅客, 能够得到限量版的诗笺身份片,由当朝皇帝最喜欢的画家方璟画亲自题写,加盖私章, 并会在身份片左上角处用银粉写出消费的具体排名。

    至于尊贵雅客,那就是正面为诗背面为画, 还有金粉做的装饰。

    方瑜很同意乐妍的计划, 两人嘀咕一阵。

    为了提高二楼的容客量,同时拉高不同等级的特权待遇差异, 这两个奸商打算把二楼最两侧的座位改成长条靠椅,让普通雅客们挤挤多做几个。

    精致雅客就是单独一个带扶手靠枕的座椅, 只是座和座之间的距离缩小, 缩成一个拳头。

    普通雅客和精致雅客之间还没有帘子相隔, 就临着一条小过道, 彼此都能看到, 以加深精致雅客的优越感,激发普通雅客的消费欲望。

    等到了豪华雅客和尊贵雅客的级别,雅间自然就是相隔的了。

    方瑜见方华听得认真,等说完正事,就笑着问她去过剧院了嘛。

    小姑娘使劲点头,又快乐地说她非常非常喜欢剧院,尤其是《玄幻门历险记》。

    宜文笑着说:“花儿晚上睡觉的梦里都在嘀咕这个历险记呢,天天就想跟着小九去剧院,待上一天都不腻歪。”

    方华红着脸壮起胆子说:“要是能住在剧院里就好了,还有就是,嗯,我也学着小九姑的剧本,写了一个历险记。”

    方瑜正缺人手呢,闻言大喜道:“好孩子,果然没辜负你娘对你的教导!快把你写的剧本拿来,让舅舅看看。”

    方瑜拿来一看,发现方华小小年纪就能写得一手好字,心里就先叫声好。

    再往下细读剧情,虽然文笔还稍显稚嫩,但叙事线索完整,可以自圆其说,开头有小悬念,还有伏笔应笔,是个有潜力的作家苗子。

    方华期待又紧张地巴巴望着等舅舅的点评。

    方瑜抬眼笑看自家孩子,不吝夸赞之语,直接把方华小姑娘喜得眉眼弯弯,双颊的红晕半天不消。

    乐妍见来了接盘写作创作的,也是求之不得,跟着哥哥就开始夸啊。

    乐妍真的知道自己的错了,她当初就不应该嫌弃八姐写得慢。

    只是写剧本这活接过来容易,抛下去难。

    乐妍刚写了几页纸就开始后悔了。只可惜她八姐是厉害的,她哥又是个毫无人性的催更大魔头,这世上还不带后悔药的。

    她悔啊,她好悔啊,她悔不当初!

    他球球的。自己有几斤几两还不晓得,平时练字都不爱练的人,她哪里来的自信赶去要写剧本的活呢?

    乐妍边悔边写,边写边悔。她只恨早几天的自己脑袋里长包发傻,再恨和她一起犯傻的大侄女比她还不会写剧本。

    现在可好了,总算来了个有写作天赋又上赶子犯傻的自家人啦!

    乐妍单方面宣布:方华小姑娘,你以后就是本小姐最喜欢的侄女啦,没有之一!

    她趁热打铁、热情洋溢、急不可耐地建议道:“哥,我看花儿的剧本写得特别好,可以直接当过年后剧院里的第一场新戏剧本啦!”

    方瑜含蓄地笑着,上手拍拍小九的“狗头”,呵呵道:“花儿写的话本还在我手里没给你呢。”

    “我一瞥就能看到了。”乐妍憨脸皮厚地说。

    方瑜以呵护幼苗的姿态对方华小姑娘说:“你写得很好,可以拿到剧院去演了,只要再多写一点,现在还比较短不够演的。”

    方瑜抽出笔来,在一张纸上写出他的修改意见,还有他想通过这个戏传递思想情感,以及增加的剧情和桥段。

    方华认真听着,心里的欢喜都冒了泡,她一定要照着舅舅的要求好好写。

    作者有话说:

    哈哈哈,一个小加更!

    如果我以后说累没更新,那多半是没按时跳操做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