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勉强科举日常在线阅读 - 勉强科举日常 第107节

勉强科举日常 第107节

    几次推让, 这两人才小心翼翼、心神不安地半坐在席上。

    方瑜问了柳镖头的生平, 还有他家里的情况,并表示出招揽之意。

    柳镖头自然是生了投效的心思,毕竟在镖局也就是讨口饭吃,哪里有什么前途可言。

    酒席过后,柳镖头千恩万谢地告退。方瑜带着几月未见的善书又说了许多话。

    方瑜让善书以后不要再提京城的事了,他以后也不再是什么小厮了,直接去刘家私塾读书,就用原名李二山。

    李二山跪下给方瑜磕头,红着眼睛谢恩道:“生身父母将我卖做奴仆,善书已经还了他们的生恩。多亏遇到大人您,再造之恩终身难报,善书愿生生世世为方家效力。”

    方瑜扶起李二山,温声道:“在我眼里你就是个好孩子,入学后要尊重师长、用功读书,等考过了童生,就去府城我堂弟的私塾里继续深造。”

    主仆俩叙过话,方瑜就派人送李二山去刘家私塾,以后李二山就要在刘家长住了。

    京城里,往日喧哗的地段都少见人烟,除了医馆药铺,也就是棺材铺里生意繁忙了。

    京城周围的疫病比宣北严重多了。

    虽然方瑜的密信由张之青悄悄送到皇帝手中,但京城人口密集,商贸往来多,也不能像小破县城那样一关了之,所以这疫病根本就防不住。

    冯婉和乐妍同心协力守着家里,总算是把家里围成了铁桶。

    正院暖阁里,冯婉带着安成、佑成和方华一起绣花。

    乐妍从外面进来,安成连忙抬头对小姑使了个求救的眼神。

    乐妍知机,连忙做作地叫嚷道:“嫂嫂不好了!隔壁丁家今儿又抬出去一个,好像是主人家的少爷呢。”

    冯婉现在是最听不得这样的消息,她也是有孩子的人,实在是无法想象父母痛失孩子的惨状。

    “咱们家可没人出去吧!”冯婉白着脸,三个女孩子趁机放下针线,都围到长辈跟前关心。

    “没有没有,放心吧。”乐妍拉着嫂子的手保证道:“除了早上出去倒夜香的,其余人谁也出不去。宴三娘天天领着家丁巡逻,是万无一失的。”

    “那他们是怎么看到丁家有人出殡的?”冯婉不放心地追问。

    乐妍说:“临街的院子听到动静了,他们就爬上梯子看了一眼,才知道丁家那边出了事。”

    冯婉抓起手边的佛串,不断地拨弄,叹气道:“丁家也是可怜,本来子嗣就少,现在又这样。唉!要是你哥哥在家里就好了,我也不至于连个主心骨都没有,成日里心慌慌的。”

    乐妍安慰着嫂子,又趁机把孩子们都赶走,然后对嫂子说:“哥哥不是又给咱们写了封信嘛,说天天用香皂洗手就可以很有效地预防疫病了,咱们都照着做了,不会有事的。”

    冯婉打起了精神,这个家还要靠她来车撑着呢。“家里香皂还够用吗?咱们再多做些吧,反正买了那么些油,再做一批屯着。”

    “行。”乐妍和冯婉去了专门做香皂的小屋,让心腹守在门口,她们两人亲手去做。

    时间就这样过了两个多月,京城中得病亡故的不知有多少,其中贫民最多,富家子弟也不少。

    皇宫里也不太平。低级的宫女宦官就不算了,光是后宫妃嫔就送走了七个,小皇子公主也没了几个。一时间人心惶惶。

    这时候的皇宫也进入了紧急状态,各宫各殿都是闭门不出,什么请安啊节庆啊都被停了。

    帝后二人居于各自宫中,已有两月未见。

    和熙帝很惜命,每天都用药皂洗八遍手。

    丹青与方瑜的关系不错,这时候还不忘在皇帝面前给方瑜卖好。

    “幸亏方大人爱研究这些,又将这秘方献给了陛下,现在小的们也能借着陛下的光每天用药皂洗手,感觉小命都踏实了不少呢。”

    这话博得和熙帝一笑。

    如今,和熙帝困在寝殿中,不能宣召妃嫔和近臣玩乐,实在无聊,每日里除了批折子就是赏画。

    对于远在宣北的宠臣方璟画,实在是比之前都要亲切。因为和熙帝每日都要赏他的画,用他发明的香皂,听他们家人写出来的话本子。

    不得不说,像《玄幻门历险记》这类的连续剧情爽文实在是很适合打发时间啊。

    等到春暖花开的农历三月时,这次的疫病终于走向了尾声。

    皇宫一扫之前的压抑,京城也热闹了起来。

    和熙帝主持了几次祭祀仪式,为了除晦气,他给后宫妃嫔来了一次大规模晋位,又开始在前朝论功行赏。

    作者有话说:

    牙疼了。。。

    第158章 回京后的工具人

    至于染病而死的人们, 哪怕是贵为皇子公主,也不过是过眼云烟。

    在幸存下来的人心中,这都是命。这个年月里, 命不够硬的都活不下来, 活不下来的就要被忘掉。

    和熙帝论功行赏, 在疫病中坚持工作的大臣得到了嘉奖,这其中就包括了方瑜。

    和熙帝给方瑜的评价是:忠心王事,实乃纯臣也。

    这样高的评价,方瑜何愁升官回京。

    和熙帝下旨召方瑜回京。

    方瑜在县城方宅主院跪地接旨,这一幕也被记载进了乐平县志。

    冯达过府来祝贺妹夫, 方瑜摆席款待,两人谈论着邸报上的消息。

    冯达笑道:“妹夫高才, 虽远隔山河, 仍能令陛下挂念,此一回京,必定光辉前途。”

    “多谢二哥夸我。”方瑜举杯道:“瑜在京城无依无靠, 于王侯将相眼里,不过一弄臣尔。为官一途也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多亏在家乡有族人、岳父和两位舅哥相帮相扶。”

    这顿饭下来, 更是拉近了方、冯两家的关系。冯达喝得开心,十分亲近地对方瑜讲:“咱们和知府大人说说, 让他上折子写你在宣北这边的政绩,也在京城那帮大官之间替你扬扬名声。”

    方瑜笑道:“那就劳烦岳父大人和哥哥您了, 我那份礼物也托您带过去。”

    “一家人, 有什么累不累的。”冯达脚步飘飘地走了。

    方瑜这边也没什么可收拾的, 只是把县城这边的亲属叫到一起吃了顿饭, 然后又再三交待了他的计划。

    四月末, 方瑜带着美臻离开县城,同行的还有宴家兄妹、马郎中师徒三人。

    马郎中的大徒弟已经出师了,医术不错,可以单独行医开馆了。方瑜就让他留在县城开医馆带学生,以后若是有能力的话,就可以把医馆开遍宣北了。

    他们在路上走了一个多月,六月初才回到京城家里。

    “爹!美小姑!”

    “夫君!”

    一家子人抱在一起,团聚时喜悦的泪水不时洒落。

    方瑜抱着他的四个好孩子,心里才算是安稳下来。

    一年未见,孩子们都长大了不少,乍一看过去,都有些认不出来了。

    安成和佑成还好,她们年岁稍长,还知道想念父亲。顺成现在才六岁,脑子里对一年未见的父亲也就有个影子。至于今年才四岁的和成更是把方瑜这个爹忘了个精光。

    方瑜觉得挺亏欠孩子的,就下决心以后要多花时间陪孩子们成长。只是他这也由不得他。

    方瑜回京后的第三天,就接到了皇帝陛下的传唤,让他去京郊的含秀宫陪驾。

    方瑜身上还带着赶路的疲惫,只是皇帝召见不能含糊,他只好喝了碗参茶抖擞精神,穿着官袍官靴顶着暑热赶往行宫。

    和熙帝现在的小日子过得很逍遥。

    这座行宫耗时多年建成,其中一花一木一山一水都是由他亲自设计的。

    他很有审美。这也不奇怪,和熙帝这么热爱绘画艺术,没有个好审美才奇了大怪呢。

    众所周知,诸如和熙帝这般的审美,通常而言那都是极其废钱的。

    和熙帝初登基时就想过要修一座专门用来避暑游赏的行宫,只是碍于国库的不充裕,他又实在不是个爱加征苛税的昏君,就一直没能如愿。

    后来他就想着用私库的钱来修行宫,为此特意培养了几个皇商,只是还不大够,直到香水生意的出现。

    今年他才算是正式住进了含秀宫,心中十分畅快欢喜。

    吃井不忘打水人。和熙帝也想让这背后的功臣方瑜来一同领略行宫之美。

    方瑜在小宦官的带领下一进入含秀宫,便觉得绿树成荫、凉风习习,身上的暑热一下子就消散在空气中了。

    “微臣参加陛下,祝陛下圣寿万年,长乐无忧。”

    方瑜适时地装出点激动的神情,毕竟他都一年没能见到皇帝的龙颜了,作为一个合格的忠臣(打工人),他必须要表现一番。

    和熙帝扶起方瑜,语气里也透出喜悦:“璟画爱卿啊,你终于回到朕身边了。你看看这行宫的景色啊,简直美不胜收,只少了你这个擅画之人来用画笔丹青记录了。”

    嘚,方瑜就纯纯是个工具人了。

    方瑜面上笑着谦虚,心里面mmp。

    他毕竟不是个彻头彻尾的古代人,也没有那么重的奴性自觉。虽然能让天字号第一人皇帝记着叫他画画,在古代也是极其荣耀的美事,但方瑜内心里不屈的自由灵魂还是要骂骂咧咧一阵儿。

    就这样,还没缓过乏来的方瑜开始常驻在行宫各处奉旨绘画。什么陪妻子孩子啦,都成了泡影。

    不过,方瑜还是忙里偷闲,替四个孩子量身定制写了教案,让美臻和冯婉替他盯着孩子学习。

    方瑜还在房价相对便宜的城南买了一处临街的门市小院,用来安置马郎中师徒。

    马郎中上午坐馆看诊,下午去方府教导孩子学医。连带着美臻也跟着学了不少医学知识,过了半年,开始都能给家里人安排药膳了。

    方瑜在行宫里忙过了夏天。

    等到秋天转凉时,和熙帝也不愿在含秀宫住了,起驾回宫猫冬。方瑜也可以不再去行宫作画了。

    方瑜这才有了时间多陪陪家人,没事还能跟着马郎中读一点医书。

    启明星大剧院在疫病结束后就重新开张了,只是现在京城里有了“盗版”的剧院,方家的启明星到底是受了些影响。

    剧院主管乐妍如今就一门心思地扑在经营上,每天晚上连做梦时都在咬牙切齿地想干掉那些臭不要脸的跟风剧院。

    方瑜觉得这种事都很正常,并没放在心上,还劝乐妍看开些。

    剧场这种生意主要还是看演出内容。方家有美臻和方华这样的主要创作选手,还有宜文和冯婉这种兼职创作的,外加上方瑜这个没事就出个故事大纲的指导。

    什么神仙剧场才能比过启明星啊?

    咳咳,还真有。

    有一家候府出资建了个剧场,又请了不少书生来撺剧本。而且这剧本还都是爆点加速成,特供男性读者的臆想。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