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我大明二皇孙,开局挣下一亿两在线阅读 - 第271章

第271章

    ??为了让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朱瞻圭决定拿出来,让众人无法拒绝的诱惑。

    ??“诸位大人,你们可能不知道。”

    ??指着印度所在的位置,朱瞻圭看着所有人认真道:“这个地方的耕地面积是整个世界,我说的是太阳能照到的所有世界最大的!咱们大明都比不上他们,而且他们还是一年三熟。”

    ??“嘶!”

    ??此言一出,在场之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个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而且还是一年三熟,那这里的粮食,该有多少啊。

    ??朱瞻圭拳头捏紧继续蛊惑道。

    ??“更重要的是,他们现在正处于战乱时期,是拿下他们最好的时机。而且他们因为信仰的原因,整个区域的百姓奴性非常大。”

    ??“只要我们成功的占领这里,稍微动用一些手段,这里就会成为我们的国土,成为我们大明最大的粮仓!”

    ??“一旦我们将这些土地全部利用起来!”

    ??朱瞻圭神情激动的挥手道。

    ??“我大明以后再也不会有人被饿死,再也不用为没有粮食而烦恼。”

    ??尚书房内瞬间安静了下来。

    ??老爷子心砰砰乱跳,脑海中幻想着将来所有人都能吃饱饭的画面。

    ??如果再配上新学计划,那大明将来还有谁能阻挡。

    ??朱胖胖也陷入了沉默,内心不停的纠结。

    ??一边是国家名声,一边是让所有百姓们都能吃饱饭。

    ??身为户部尚书的夏原吉,眼珠子红的已经跟兔子一样了。

    ??他几步冲上前,扑通跪在老爷子面前。

    ??“皇上,咱们打吧,别说动用十几万兵力了,就算是动用100万也值得。”

    ??卢鑫也上前跪了下来。

    ??“皇上,请为了后世子孙能吃饱穿暖,下令攻打此地吧!”

    ??工部尚书宋礼走了出来,“臣也赞同攻打此地!”

    ??他之所以站出来,主要的是他想和朱瞻圭拉好关系。

    ??朱瞻圭工匠营那边,现在差不多都快取代了工部的兵器监了。

    ??作为工部的大老,同样也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的他,早就想进去看看了。

    ??可工匠营那边看的十分严,没有朱瞻圭和老爷子的手令,别说你工部尚书了,王爷来了都别想进去。

    ??所以他想借这个机会向朱瞻圭示好,争取将来把工匠营划到工部的名下。

    ??六部尚书有三个支持了。

    ??老爷子看着剩余的几人,等待着他们的选择。

    ??刑部尚书刘观注意到老爷子的目光,拱手说出了自己的选择。

    ??“臣只负责刑律,对打仗这事不太懂。不过臣还是希望大明百姓都能吃饱穿暖,所以臣也赞同!”

    ??又有一部同意了。

    ??“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国家开疆扩土,百姓吃饱穿暖,是身为一名读书人最大的愿望,臣也赞同!”

    ??吏部尚书蹇义,也笑着表示了赞同。

    ??最后所有人看向了杨士奇这个兵部尚书,以及没有表态的二杨。

    ??看着众人的目光,杨士奇沉吟了一下,对朱瞻圭问道。

    ??“这场战争殿下打算多久结束!”

    ??朱瞻圭伸出两根手指。

    ??“两年,两年之内彻底结束战争。”

    ??“两年!”

    ??杨士奇点了点头。

    ??“那行,臣就等殿下两年,如果两年结束不了战争,臣就会请求陛下撤兵回归。”

    ??随着杨士奇的点头,朝廷六部衙门全部同意了发动这场战争。

    ??杨荣和杨溥也没有说什么反对的话,纷纷表示了赞同。

    ??不过他们跟杨士奇的要求一样,两年之内必须结束这场战争。

    ??“老大,你有什么说的吗?”

    ??见所有人都赞同了,老爷子看下了朱胖胖。

    ??朱胖胖闻言无奈的苦笑一声。

    ??你们都商量好了,还问我干啥?

    ??我不同意,我反对有用吗?

    ??“既然诸位臣公都答应了,儿臣在反对那就有些不识趣了。不过儿臣能希望皇上做下承诺,两年之内结束不了战争,就立刻撤兵罢战!咱们大明真的消耗不起了!”

    ??对阿三的战争终于定了下来。

    ??整个朝廷高层一律举手通过,对阿三国发动战争。

    ??至于理由,到时候让太孙自己编。

    ??反正朝廷这边只派兵和做后勤补给,其他的他们不管,只要最后的领土和结果。

    ??至于朱元章规定的海禁,大家连提都没提。

    ??老爷子都把船队快派到世界尽头了,海禁还禁个屁呀。

    ??而朱瞻圭对倭国的计划,他也是一个字儿都没说。

    ??反正只是顺手去抢个劫,又不是什么大事儿,没必要弄得兴师动众,估计大家对此也不太感兴趣,所以不提也罢。

    ??第161章:朱高燧:二哥我可是你的人,你竟然怀疑我!

    ??永乐十三年,正月。

    ??新年的喜庆还没有过去,朝廷就颁布了一个新政策。

    ??这个新政策,是关于新建立文曲院新学的事情。

    ??朝廷新政策决定,将增大对人才的培养,在各地建立新学堂,为了奖励去年大明将士为国争战的付出,凡军户子弟,皆可凭凭证,送孩子到各地新学学堂免费读书。

    ??入学毕业者,可取消军户身份入民籍。

    ??各地方百姓想将孩子送入学堂,只需让孩子参加简单口试,聪慧聪明者,也可免费入学堂读书。